港漂家庭教育管窺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熊德志2023-12-21 06:56

熊德志.jpg

【以文言志】

不能把孩子的教育看得過于急功近利,更重要的是給孩子創造可能性,讓孩子成為獨立和自信的人,進而有能力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

熊德志

幾天前的一個晚上,我參加了一個港漂“爸媽學堂”的年度聚會。在尖沙咀東麼地道海濱的一家酒店。此時,周邊的環境因圣誕節來臨而被裝點得美輪美奐,香港這座城市也由此凸顯了其獨特的浪漫氣質。活動的組織者看來是花了心思的。

現場參加聚會的有130多人,這背后代表了130多個家庭。很多家庭有2個孩子,這些人至少代表了約200名學生。而這也只是港漂家庭的一部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現場130多人中,男性大約只占10%,90%是女性,由此可見,最卷和最焦慮的顯然是這些做媽媽的。這些家庭至少有一人來自內地,且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在香港屬于中產家庭,共同點是極重視教育。

大約是從十幾年前開始,一些港漂的新移民家庭,因對香港的教育體系和教育資源不熟悉,在子女教育方面手忙腳亂,于是就有了一些港漂家長之間相互交流經驗,如何申請幼稚園、小學、中學,如何選心儀的學校。爸媽學堂群里最初升小一的家庭,可以追溯到2014年,他們的孩子如今應該讀中三了。因后續港漂家庭越來越多,而港漂圈子女教育更是出了名的卷,所以這個群體越來越大。這些家庭的父母們于是在一起交流心得,一些有經驗的父母為后續升學的家庭分享成功申請學校的經歷,為孩子們的升學支招。

比較典型的是,一些家庭早就有了目標,其可能在孩子出生不久,就開始做出規劃,將來讀哪個幼稚園、哪個小學、哪個中學,未來選IB(國際預科文憑課程)還是DSE(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路線,并制定系統性的規劃。甚至具體了解到哪一所學校的面試環節數學、中英文閱讀、表達的細節,以及對應的日常學習訓練,平時閱讀什么讀物,每天認識多少字,目標細致量化,思路清晰,可謂是做到了極致。現場的一位年輕媽媽的分享,就連酒樓服務員聽了,都說媽媽這么厲害,孩子怎么可能考不上好大學。我就說,現在連酒店的大姐都被卷到了,于是同桌的人大笑。

群里的很多家庭,孩子就讀的學校,不乏香港人眼里的一眾神校,如圣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SPCC)、拔萃女小學(DGS)、拔萃男書院(DBS)、保良局蔡繼有學校(CKY)、保良局陳守仁小學(TSL)、九龍塘宣道小學(APS)、圣方濟各英文小學(SFA),超級的諸如港大同學會小學、九龍塘學校(小學部)(KTS)、英華書院……國際或私立學校如英基(ESF)、滬江維多利亞學校(VSA)。

當然,組織者也明確表示,不該給學校貼標簽。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點,別人眼里的好學校未必都適合自己的孩子,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這一觀點,筆者極為認同。筆者家庭也曾為孩子爭取到了SPCC面試的機會,但孩子說不想去SPCC,所以干脆連面試都不去了。筆者并沒有一味地追逐神校,而是選擇了尊重孩子的意愿。

因應組織者的要求,現場分享的具體內容不便透露。但確實,很多家長通過線上和現場交流,了解到香港教育體系的基本框架,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從而避免少走彎路,有計劃地為孩子選擇心儀的學校。但同時,筆者也覺得確實辛苦到了孩子。對孩子而言,這無疑是很大的挑戰。

群里有一位資深的媽媽,孩子在圣保羅男女中學就讀,她分享了DSE、IB、A-LEVEL(普通教育高級程度證書)、AP(大學預修課程)、IGCSE(國際/中學教育普通證書)等學制的區別,表示要考慮每個孩子的特點,選擇適合孩子的方向。比如,DSE類似于內地高考,平時要多注重刷題訓練,考試結束了,可能考生也會像內地孩子一般,把教材和試卷從樓上拋下來。孩子可以說,我可以休息一下了。而IB則需要保持對學習進度持續的關注,尤其需要孩子自律及高效管理和合理安排時間,不能死讀書,還要參加各類社會實踐。就算IB考試結束了,孩子可能會說,后面還有什么要等著我去做。DSE可能最后一年緊張,IB是一直要關注自己的進度,一直緊張。

“現在就連IB也很卷了。”同桌的一位國際學校的老師不無感慨地說。不僅僅是香港的學生讀IB,內地也有很多學生開始卷IB了。他們學校在Y4就開始讓學生做一些Study(探究),用一年時間寫miniPaper(微型報告),為未來小學畢業的Paper(畢業報告)做準備。是的。沒錯。小學畢業是要完成畢業報告的。這就是國際學校,這就是IB。倘若一個學生,前面一直沒有合理安排時間著手做Study,最后一個月就只能哭了。

外界流傳的所謂PYP(國際文憑小學項目)是happyschool,一個星期只有一次作業,其目的是為了從小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讓其逐步適應目標管理和自主安排時間。在應試教育模式下,很多內地學生到歐美大學讀書,一開始不適應,主要是因為一下子沒有人管了,也沒有人告訴你該干什么。而對于IB學生來說,則是早就適應了這樣的學習方式。

對于DSE成績不理想的,讀IB也不可能有理想的成績,因為IB絕非躺贏。IB對學生的目標感和自律要求更高。讀IB的孩子大多數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在哪里。而能夠正確評價自己,對于很多孩子而言已經很難了。如果平時學習靠督促的,大概率是不適合讀IB的,而且IB需要孩子自己有探究精神和好奇心。而保護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尤為重要。

聚會現場的感受是,港漂家庭對孩子教育非常重視,而且普遍焦慮。每個孩子的背后,都凝結著父母的艱辛付出。這不單單是經濟方面的,更多的是心力方面的,并持續不斷地關注和投入。此外,他們不僅卷學術,還要卷各種興趣班。畫畫、唱歌、跳舞、體育、音樂,總要有一個特長……只要能夠想到的,應有盡有。甚至小學都開始超綱訓練,如讓孩子去某某思。

毋庸置疑的是,這些過來人的經驗分享,給新移民家庭在子女教育上提供了有益的指引,尤其對于升小一的父母而言,能夠更清楚地了解到一些學校信息和申請的關鍵節點。現場聆聽,這些家長們的分析研究,甚至超過一些教育咨詢機構,其已經達到了專家水平,而且實戰經驗更豐富。同時,這些分享是無私的。

我身邊一位來自浙江的年輕媽媽則說,他們家有兩個孩子,基本上都是散養的,孩子的爸爸堅信“學習不是人生的全部”。而據現場的媽媽們反饋,爸爸們普遍是不怎么焦慮的。竊以為,不能把孩子的教育看得過于急功近利,更重要的是給孩子創造可能性,給孩子提供更多選擇的機會,并讓孩子成為獨立和自信的人,進而有能力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

(作者系香港金融從業者)

本報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特此說明。

責任編輯: 孫孝熙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中文字幕 | 午夜福利视频网站 | 久久亚洲女同第一区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日本第一页 | 日本免费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