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陳雨康
4月上旬,在美國濫施關稅引發全球市場動蕩之際,江蘇上市公司集中宣布了一批回購、增持計劃,兩天內近30家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銀維護市場穩定,展現了A股“江蘇軍團”的實力和擔當。
江蘇上市公司強力護盤的背后,是整個區域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深厚積淀。放眼江蘇資本市場,一組“硬核”數據躍然眼前:境內上市公司數量突破700家,科創板、北交所和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數量均為全國第一,上市公司縣域覆蓋率達82%……
江蘇制造業規模龐大、門類齊全,產業集群優勢顯著,科技含量持續提升。依托這一堅實基礎,“江蘇板塊”正加速成為優質企業、創新型企業集聚地。江蘇省委金融辦常務副主任、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長鞏海濱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江蘇力爭A股上市公司年度新增數量保持全國前列,科創板、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領跑,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占比持續提升。
下一步,江蘇將重點培育“獨角獸”、“瞪羚”、專精特新“小巨人”以及制造業隱形冠軍、新型服務業領軍企業,支持其通過資本市場發展壯大。同時,全面落實“并購六條”政策,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并購重組功能,著力培育一批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領域的產業鏈“鏈主”企業,為江蘇建設“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提供有力支撐。
既有制造底色 又有科創亮色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連續4年全國第一、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連續10年全國第一、國家5G工廠累計210家數量居全國第一、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累計14個總數全國第一……制造業是江蘇發展最大的底氣,“含科量”“含新量”則是近年來江蘇資本市場涌現出的最大亮點。
數據顯示,目前江蘇科創板、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居全國第一,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家數分別位居全國第一、第二?!督K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力爭到2025年底形成以先進制造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特征的資本市場“江蘇板塊”。
鞏海濱表示,近年來,江蘇抓住了注冊制改革、科創板設立及北交所開市的政策契機,積極推動“含新量高”“含科量高”的企業上市。由于江蘇一貫重視上市培育工作,上市后備資源充足,在國家政策出臺后,能夠跟得上、接得住、用得好。
更多的上市“種子選手”還在源源不斷孕育中。最新數據顯示,江蘇以221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領跑全國,2024年新增獨角獸及潛在獨角獸企業數量同樣拔得頭籌。鞏海濱表示,近年來,江蘇省委金融辦聯合江蘇證監局圍繞“1650”產業體系、“51010”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10+X”未來產業體系等重點領域,建立企業上市直通車服務機制,健全“挖掘—分層—培育—管理”科創企業上市精準培育機制,并推動交易所加強在地化服務。針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區域性股權市場高標準建設專精特新專板,為資本市場輸送源源不斷的“硬核”后備資源。
蘇州是江蘇科創“濃度”最高的城市。數據顯示,蘇州擁有科創板上市公司57家,位列全國第三,僅次于滬、京。蘇州市委金融辦副主任張禮賢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說,蘇州堅持打造以科技型中小企業、民營科技企業為基礎,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為主體,獨角獸企業、科技上市企業為標桿的創新型企業梯隊,并搶抓科創板政策機遇,建立起金融、產業、科技部門聯動的發現和培育機制。
來自蘇州的國芯科技2022年1月登陸科創板。多年來,國芯科技聚焦國產自主可控嵌入式CPU技術研發,并成功在汽車電子MCU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國芯科技的成功,離不開江蘇制造業“汪洋大?!钡摹敖櫋焙湍サZ。
國芯科技董事長鄭茳指出,蘇州的汽車整機廠較少,但汽車電子及零部件產業規模高達數千億元,這不僅為公司產品提供了廣闊的本地市場,更便于公司和本地產業鏈企業形成良好協同效應。在此基礎上,國芯科技還牽頭成立了蘇州汽車電子芯片創新聯合體,并通過自身技術優勢,帶動本土模組廠商、軟件公司等上下游企業共同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形成產業集群效應。
既要鋪天蓋地 又要頂天立地
3月25日,勝科納米正式登陸科創板?!?00”家的背后,是江蘇上市公司“鋪天蓋地”的特征:目前全省絕大多數縣(市、區)誕生了境內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遍布江蘇省“1650”產業體系和14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近年來戰略性新興產業誕生上市公司的比重也大幅提升。
一方面,江蘇正全力推動A股上市公司空白縣(市、區)“清零”。目前省內上市公司縣域覆蓋率達82%,78個縣(市、區)擁有境內上市公司。鞏海濱表示,江蘇上市公司發展存在南多北少、南強北弱等區域不均衡情形。為此,江蘇高度重視蘇中、蘇北上市公司發展相對薄弱、發展較慢問題,著力提高空白縣(市、區)企業上市工作的能力水平。省級層面已提出建設上市后備企業專項庫、建立工作專班、開展專題培訓、建立專門服務團隊、指導制定專項計劃等五個專項工作舉措。
另一方面,龐大而完備的制造業體系如同良田,孕育的上市公司接連破土。江蘇證監局數據顯示,制造業上市公司占全省上市公司比重近八成,已覆蓋江蘇省“1650”產業體系。省內最新上市的100家企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達25%,并集中于新能源、新材料、集成電路等科創屬性突出的賽道。
對企業而言,登陸資本市場如同高原攀登,而下一步挑戰在于如何在這片高地之上,借助資本之力筑牢競爭壁壘,最終成長為行業的“擎天峰”?!督K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力爭到2025年底,市值百億元以上的上市公司達150家左右、市值千億元以上的上市公司達15家左右,累計新增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金額達2500億元以上,并購質效位居全國前列。
鞏海濱表示,江蘇堅持存量與增量并重,大力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著力培育和增強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近年來,江蘇省委金融辦會同省發展改革委、江蘇證監局以及地方政府,常態化開展上市公司走訪;穩步推進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穩妥推動數據要素相關技術在資本市場重點領域的應用實施;鼓勵上市公司開展并購重組,特別是沿產業鏈上下游、沿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開展并購重組。
作為國產新材料領域的細分賽道龍頭,晶瑞電材上市以來多次運用資本市場工具開展并購重組,圍繞核心技術強化產業鏈協同,不僅鞏固了公司在濕電子化學品領域的龍頭地位,還通過資源整合加速產能釋放,為長期盈利增長奠定了良好基礎。
晶瑞電材總經理胡建康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公司上市以來進行了三輪并購,并依據不同并購對象和時機,靈活運用了現金收購、股權增發、配套融資等多種形式,為并購的順利完成保駕護航。此外,公司還充分利用小額快速融資、定向可轉債等工具,為公司技術研發和業務拓展注入活力。未來,公司將更加重視市值管理,通過專注主業、打造平臺型企業、合理運用并購等方式提升公司內在價值,提升市場認可度。
既要一馬當先 又要融入大局
10.1%——這是截至一季度末江蘇省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的同比增速,高出同期全國增速3.2個百分點,其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貸款余額的同比增速是33.7%。過去三年,江蘇省新增本外幣貸款均居全國第一。
從實驗室里的“成果轉化貸”到上市的“敲鐘時刻”,江蘇正著力構建覆蓋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體系,為每一家成長型企業提供專屬金融方案,每一寸“含新量”“含科量”都得到精心呵護。
鞏海濱表示,中央要求經濟大省要挑大梁,為全國發展大局作貢獻,指明了其中一個著力點并置于首位——“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江蘇省委金融辦將聯合江蘇證監局,會同發展改革、科技、工信等部門,進一步發揮好多層次資本市場功能,更大力度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構建“科技—產業—資本”良性循環體系。
元禾控股是蘇州工業園區控股的國有投資機構,成立24年來構建了從初創期到IPO后的全生命周期資本支持服務體系,直接投資培育上市公司114家,其中科創板48家。
元禾控股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元禾控股堅持從企業早期就開始投資,持續陪伴企業成長,不僅在資金上給予支持,還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提供各種資源和服務。在企業上市后,元禾控股還通過合作成立投資基金等方式,沿著產業鏈挖掘和培育新的項目。
近年來,江蘇在資本市場建設上“一馬當先”,也越來越注重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服務于產業轉型升級和江蘇“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建設。
例如,圍繞已上市的專精特新企業,江蘇著力提升其核心競爭力和產業帶動力。鞏海濱表示,省委金融辦會同省有關部門持續加大產業政策、金融資源、人才要素等支持力度,引導支持上市公司圍繞“鍛長板”“補短板”和強鏈補鏈延鏈,開展并購重組和產業整合,更好發揮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徐州市工程機械集群是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工程機械企業集聚地。近年來,該集群的龍頭企業徐工機械通過“混改+整體上市”方式,反向吸收合并徐工有限,成功穿越了行業下行周期,并助力產業集群“補短板”和智能化轉型。徐工機械還通過徐州徐工戰新產投,投資徐工產業鏈上下游優質產業項目,助力產業集群邁向世界級。
經濟大省挑大梁,不僅要求江蘇資本市場在建設上奮勇爭先,更要融入全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大局,主動扛起打頭陣、作示范的責任。
4月上旬,國際貿易形勢突變,資本市場短期內出現較大波動。江蘇省委金融辦、江蘇證監局第一時間召開全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客觀分析資本市場短期波動和長期穩定向好的大趨勢,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凝聚力量,以強有力的舉措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運行,為經濟大省挑大梁提供有力支撐。座談會上,江蘇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國資委等政府職能部門,及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江蘇金融監管局等金融管理部門紛紛表示,將從多方面合力助推上市公司提質增效,穩步提升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賦能。
“堅決貫徹中央關于資本市場和金融工作的要求,確保政策執行到位、精神領會透徹、規則嚴格遵守,是江蘇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并支撐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所在。江蘇資本市場始終致力于融入全國資本市場大局,與全國資本市場同呼吸、共發展?!膘柡I表示,未來將繼續堅持規范與發展并舉,持續提升服務質效,強化上市公司主體責任,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