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基金梁福睿:創新藥選股并非“拆盲盒”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安仲文2025-06-23 06:38

證券時報記者 安仲文

近期,創新藥行情交投依舊火熱,國產創新藥的海外授權與海外銷售放量,也成為公募基金經理緊抓行情的關鍵密碼。多位公募業內人士認為,盡管創新藥主題基金持倉品種估值與業績尚不明朗,但市場預期中的業績兌現周期已悄然臨近。

長城醫藥產業精選基金經理梁福睿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創新藥公司的短期虧損是行業發展的必然階段,其估值本質是對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和對技術突破的溢價。創新藥具有更加明確的投資機會和業績爆發周期,當前創新藥賽道的投資也并非外界所說的“拆盲盒”,其中更多是對科學的探索和對未知的敬畏。

港股成創新藥定價主戰場

截至2025年6月22日,梁福睿管理的長城醫藥產業精選基金的年內收益率達到71.21%,暫時排名年內A股基金的前列,其中,截至今年3月末,港股倉位占其所管基金的35.20%,并對基金業績帶來重大貢獻。

梁福睿指出,當前港股市場的估值抬升行情,本質是政策紅利釋放、全球流動性寬松與市場情緒共振的綜合結果。隨著國際化突破與支付體系創新,港股創新藥有望延續“戴維斯雙擊”行情。

“許多創新藥公司短期內仍處于虧損狀態,但二級市場股價卻持續走強,這一現象本質上深刻折射出創新藥行業‘高風險、高壁壘、高回報、長周期’的四大核心特征,以及資本市場對企業長期價值的戰略性定價邏輯。”梁福睿向證券時報記者分析道,創新藥研發遵循業內公認的“雙十定律”——從臨床前研究到產品商業化落地,平均需要10年研發周期、投入超10億美元成本。

他進一步解釋,漫長的研發周期與持續的高額支出,決定了企業在產品上市前必然經歷“燒錢”階段。但這種虧損并非簡單的經營虧損,而是對未來技術壁壘與市場價值的“前置投資”:頭部企業通過構建“多管線梯隊”,如同時推進5—10個臨床階段項目,有效分散了單品種研發失敗的風險,形成“研發投入—臨床突破—管線增值—商業化變現—反哺研發”的正向飛輪。頭部創新藥企已呈現出顯著的積極變化——核心品種商業化放量帶動營收高速增長,同時部分管線進入后期臨床或海外授權階段,研發費用增速放緩,企業虧損幅度較前期已大幅收窄。

海外授權提升個股估值

創新藥賽道中涉及的門類眾多,如何精準挖掘細分賽道的核心機會成為醫藥基金經理業績勝出的關鍵。

梁福睿認為,結合當前技術發展趨勢,ADC和雙抗/多抗領域處于全球爆發前夜,其在腫瘤領域有望接棒當前PD1和化療的產業地位,通過療效優勢提升患者的生存周期,并在更多的適應癥方面展現優勢;GLP-1類代謝疾病藥物已經通過商業化快速放量展現出統治力,目前口服劑型、長效制劑成為競爭焦點,圍繞當前肌肉流失等問題的新型解決方案也有投資機會;此外,通過基因治療給予罕見病患者希望。

“過去的基金投資有‘喝酒吃藥’的行情,現在則是新消費品牌通過情感價值構建用戶黏性、創新藥提供生命價值。”梁福睿表示,創新藥的價值在于人類生命的珍貴。當下新消費的火熱,引用當前市場上的一種新消費估值公式,市盈率(PE)=60歲-用戶平均年齡,用戶越年輕、個股估值越貴,拋開對其中泡沫的辨別,這樣的估值體系背后體現為對用戶長期價值的折現,這與創新藥的本質是一樣的。

他認為,從創新藥公司的估值體系看,創新藥估值呈現階梯式爆發特征:早期管線(臨床前/I期)依賴技術突破預期,估值波動大;后期管線(III期/NDA)依賴商業化確定性,估值相對穩定;對于海外市場價值,國內創新藥在雙抗、ADC等領域研發成果開始閃耀全球,已有產品通過頭對頭試驗擊敗國際大藥,有望成為新的全球臨床用藥標準,通過商務拓展(BD)交易的海外授權推動全球資產價值加入估值體系。

業績爆發或已在路上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創新藥正迎來成果井噴的關鍵階段,這正是其在選股邏輯上顯著優于AI醫療的核心原因,也折射出醫藥賽道基金經理更注重投資標的的業績爆發周期,而非盲目追逐市場熱點的投資思維。

“創新藥與AI醫療本質上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梁福睿分析道:“當前創新藥已進入成果集中兌現期,從臨床數據到管線落地都呈現出明確的突破態勢,這種確定性為投資提供了更清晰的業績爆發錨點;而AI醫療目前更多處于產品力驗證與商業化模式探索的早期階段,雖然想象空間廣闊,但短期仍需觀察實際落地效果與可持續性。”

他進一步強調,創新藥的投資并非外界誤解的“拆盲盒”,其底層邏輯是對科學規律的深度認知與概率思維的精準運用——從靶點篩選到臨床推進,每一步都建立在對生物機制的嚴謹驗證之上,這種基于科學探索的確定性,恰恰構成了當前創新藥賽道最核心的投資價值。隨著AI醫療逐步跨越“從0到1”的技術驗證期,未來進入“從1到N”的規模化應用階段時,其投資機會也必將迎來爆發式增長,但當下階段,創新藥的確定性優勢依然顯著。

責任編輯: 孫孝熙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а∨天堂久久 |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 午夜视频福利在线 |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 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 亚洲阿v天堂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