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郭博昊
7月1日,國家醫保局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出臺《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聚焦我國創新藥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從加強對創新藥研發支持、支持創新藥進入醫保目錄和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鼓勵創新藥臨床應用、提高創新藥多元支付能力、強化組織保障等5方面提出16條舉措。
近年來,隨著更多的創新藥進入醫保目錄,我國臨床用藥結構逐步優化升級。文件的出臺將助力構建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創新藥研發新局面。《若干措施》提出,通過醫保數據支持、鼓勵加大創新藥投資、實施目錄準入政策輔導及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等措施,激發創新藥研發活力,更好匹配臨床治療需求。
《若干措施》構建創新藥多元支付體系,拓寬創新藥的支付渠道。一方面,堅持常態化調整醫保目錄,將符合條件的創新藥以合理價格納入醫保藥品目錄;另一方面,增設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目錄,充分發揮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功能,提高創新藥多元支付能力。同時采取有力措施,鼓勵創新藥“走出去”,積極開拓全球市場。
國家醫保局醫保中心副主任王國棟介紹,截至5月底,協議期內談判藥醫保基金支出已達4100億元,帶動藥品銷售金額超6000億元。2024年當年協議期內談判藥醫保基金支出已超1000億元,醫保可謂在真金白銀支持創新。
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目錄方面,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黃心宇指出,2024年我國商業健康險原保險保費收入達9773億元,同比增長8.2%,資金規模已接近當年居民醫保籌資總水平。但與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超過95%的資金使用率相比,商業健康保險在保障水平和保障效能上還有較大發展空間。黃心宇強調,商保創新藥目錄是一項新生事物,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完善,初期考慮穩妥起步,后續根據醫藥技術進步、臨床需求變化、商業健康保險發展等因素實行動態調整。
《若干措施》還將助力提高創新藥的可及性,解決創新藥使用后顧之憂。在掛網、入院、支付、配備等各個環節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勵合理使用創新藥,提升藥物可及性。
(更多報道見A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