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指數化投資提速 引導長期資金向“新”聚集
來源:經濟參考報作者:吳黎華2025-07-02 08:36

潘悅 制圖

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市場功能是科創板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近年來,伴隨著科創板寬基ETF快速擴容,科創200ETF、科創綜指ETF等產品相繼推出,科創板指數化投資工具不斷豐富。業內人士指出,推動科創板指數化投資發展,有利于引導更多的中長期資金投向科技創新,在拓展長期資金入市通道的同時,引導資金關注技術突破與長期價值,完善服務創新的科技金融生態,提升資本市場服務新質生產力的能力。

證監會主席吳清日前表示,要更大力度培育壯大耐心資本、長期資本。支持編制更多科技創新指數、開發更多科創主題公募基金產品,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參與科技企業投資。他還表示,要加快推出科創債ETF,積極發展可交換債、可轉債等股債結合產品。證監會日前發布的《關于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 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的意見》則提出,要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市場功能。豐富科創板指數及ETF品類,將科創板ETF納入基金投顧配置范圍,促進更多中長期資金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研究推出更多科創板ETF期權和期貨期權,為中長期資金提供風險管理工具。

數據顯示,近年來科創板指數化投資發展較為迅速。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20日,境內指數產品規模突破5.4萬億元,其中ETF產品規模近4萬億元。科創板指數境內外跟蹤產品數量達180余只,規模超2650億元,其中科創板ETF合計規模達2500億元,反映出市場對科技創新領域的較高關注。自科創板開板以來,科創板指數體系持續完善,目前已構建形成覆蓋規模、主題、策略的科創板指數體系。其中,科創板寬基指數包括科創50、科創100、科創200以及科創綜指、科創價格等指數,反映科創板市場不同市值規模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科創板主題指數則覆蓋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長三角、大灣區等區域主題;科創板策略指數包括科創成長、科創盈利質量等。科創板指數系列的推出,可充分發揮指數的資金“指揮棒”功能,持續引導更多的社會資金流向國家重點支持領域,暢通科技、資本和產業高水平循環,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指數化投資正成為連接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的重要橋梁。去年9月,中央金融辦、證監會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豐富公募基金可投資產類別,建立ETF指數基金快速審批通道,持續提高權益類基金規模和占比。今年年初,證監會印發《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要持續加強優質指數供給,不斷豐富指數產品體系,加快優化指數化投資生態。強化指數基金資產配置功能,穩步提升投資者長期回報,為中長期資金入市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助力構建資本市場“長錢長投”生態,壯大理性成熟的中長期投資力量。日前證監會發布的《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也提到,要大力發展各類場內外指數基金,持續豐富符合國家戰略和發展導向的主題投資股票指數基金。

中信證券認為,結合前期公募高質量發展新規,本次科創板改革監管層面明確提出持續豐富符合國家戰略和發展導向的主題投資股票指數基金,后續主題型股票指數基金的推廣可能成為科創板資金的重要來源。同時,風險管理工具是保障資金能夠成為中長期資金的重要基礎,此次配套推出進一步擴大合格境外投資者參與商品期貨、期權交易范圍的改革,允許其參與場內ETF期權交易,后續海外資金對于科創市場的布局意愿有望改善。

業內人士則普遍認為,科創板指數化投資的發展和投資工具的豐富,能夠進一步拓寬長期資金入市通道,在為市場提供增量資金的同時,提高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能力。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表示,指數化投資為科創板提供更多的投資工具,可以吸引更多的資金投資到科創板,從而提升科創板的上市公司市值,對于支持更多科技創新企業上市,以及支持已上市的科技創新企業做大做強具有重要意義。他表示,科創板上市公司不少都屬于初創企業,還沒有穩定的盈利,甚至沒有穩定的商業模式,投資個股的風險較大,通過指數化投資,可以大大減少風險,通過投資一籃子科技創新企業,可以讓更多的投資者分享經濟轉型和科技創新的成果。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記者表示,科創板作為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主戰場”,其投資工具的豐富化具有三重意義:一是拓寬長期資金入市通道,通過ETF、REITs等標準化產品吸引社保、保險等“耐心資本”,緩解科創企業研發周期長與短期盈利壓力的矛盾;二是提升資源配置效率,通過行業主題基金、指數產品精準引導資金流向人工智能、芯片等關鍵領域,實現“精準滴灌”;三是完善科技金融生態,推動股債結合、衍生品等多層次工具創新,形成“融資+投資+風險管理”的閉環支持體系,助力企業跨越“死亡谷”。

田利輝指出,科創板指數化發展將推動A股市場三大轉型:一是從“散戶市”向“機構市”演進,ETF等被動工具降低個人投資者占比,增強機構定價權,抑制投機行為;二是從“規模導向”轉向“質量導向”,通過指數納入硬科技企業,引導資金關注技術突破與長期價值,而非短期業績;三是從“單一市場”邁向“多層次市場”,科創成長層等分層機制強化注冊制改革,推動形成“寬基+行業+主題”指數體系,提升資本市場服務新質生產力的能力。總的來看,科創板投資工具與指數化發展,既是資本市場制度包容性的體現,更是科技與資本深度融合的關鍵抓手。通過“工具創新+結構優化”雙輪驅動,科創板將成為培育硬科技企業的“強磁場”與引領A股高質量發展的“試驗田”。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中文自拍另类aⅴ片 | 日韩精品成人区中文字幕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久爱 |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 亚洲а∨天堂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