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晚間,中歐醫療健康發布公告,宣布增聘趙磊為共管基金經理,與葛蘭共同管理該產品。中歐醫療創新等產品則繼續由葛蘭單獨管理。
中歐醫療健康是業內代表性的醫藥主題基金之一。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據Wind統計,年內已有600余只基金產品實現了“共管式增聘”。在監管引導與市場實踐雙重推動下,團隊制管理正在成為大型基金提升投研效率與穩健運營能力的重要路徑。
中歐醫療健康增聘基金經理
7月4日晚間,由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發布公告,宣布增聘趙磊作為共管基金經理,與葛蘭共同管理該產品。而原有的中歐醫療創新等產品則繼續由葛蘭單獨管理。中歐基金在投研體系平臺化、團隊化方向上持續推進。
資料顯示,作為中歐基金醫療投研團隊核心成員之一,趙磊擁有超8年的醫藥生物行業研究經驗。趙磊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大學生物工程碩士專業,歷任中泰證券醫藥生物行業研究員、聯席首席分析師,曾帶領團隊獲得2020年“證券業分析師金牛獎”最佳行業分析團隊。趙磊于2021年5月加入中歐基金擔任權益研究部醫藥組研究員,2023年初開始擔任醫藥研究組組長。
中歐醫療健康成立于2016年,截至一季度末的最新規模為311.79億元。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中歐基金旗下擁有4只醫療主題相關產品,包括主動管理基金中歐醫療健康、中歐醫療創新,以及被動指數產品中歐中證港股通創新藥指數和中歐中證全指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指數。
在今年的基金一季報中,葛蘭分析稱,政策環境總體延續了“支持創新”與“強化合規”。國家醫保局探索建立丙類藥品目錄,商業健康險規模擴大為創新藥提供增量支付空間;同時,醫藥反腐與價格治理常態化促使企業逐步完善學術推廣體系,從而推動國內醫療市場形成更加健康、可持續的經營環境。
對于醫療健康板塊未來的投資趨勢,葛蘭表示,展望二季度,她仍舊看好創新藥持續突破、消費醫療復蘇與產業鏈關鍵環節國產替代等方向。創新藥領域,全球合作持續推進及關鍵臨床數據披露值得期待。
此外,消費醫療板塊的結構性機會有望延續。醫美、眼科等可選消費領域受益于居民健康管理意識提升,終端需求有望隨經濟復蘇進一步回暖。同時,家用醫療設備在老齡化趨勢下需求將穩步增長。不僅如此,醫療設備板塊也有望持續復蘇。一季度國內招投標恢復至較高增長水平,這一方面有助于加速渠道庫存消化,另一方面,裝機逐步落地也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共管式增聘”已成行業趨勢
據Wind統計,截至6月底,今年共有來自122家基金公司的666只產品變更為“共管式增聘”,其中不乏多位知名百億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近一年來,中歐基金旗下也有29只產品實行了“共管式增聘”。
從個體到團隊化管理,是公募行業的重要轉型方向之一。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監管機構多次發布相關政策指導,在基金行業推動團隊制管理模式。
2022年4月,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要“引導基金管理人構建團隊化、平臺化、一體化的投研體系,提高投研人員占比,完善投研人員梯隊培養計劃,做好投研能力的積累與傳承”。
2025年5月,《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正式出臺,第14條指出要加快“平臺式、一體化、多策略”投研體系建設,支持基金經理團隊制管理模式,做大做強投研團隊。
滬上一位基金評價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規模較大的基金在投資決策和組合管理方面面臨更高的挑戰。為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與風險控制能力,不少基金公司選擇在適當時機增聘基金經理,以實現精細化分工與團隊協作。這類操作不僅有助于增強基金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也體現了公司對產品長期穩健運營的重視。
在策略布局和風格建設方面,增聘基金經理也是產品進化的重要一步。隨著市場環境和投資主線的不斷演變,部分基金會考慮在維持核心策略穩定的基礎上,引入具有不同背景或風格特色的基金經理,形成“多元協同”的管理架構。例如,引入具備港股研究經驗、ESG理念或具量化能力的基金經理,完善原有投研體系,增強組合的適應性與前瞻性。
校對: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