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觀察丨政策紅利收實效 創投市場添暖意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卓泳2025-07-05 08:16

隨著上半年創投市場關鍵數據陸續發布,行業人士對市場回暖的認知已從主觀感受轉向客觀數據支撐。

執中最新報告顯示,上半年機構LP(出資人)出資規模同比激增50%,投融資規模降幅顯著收窄,IPO退出項目數量增幅超20%。多項核心指標集體反彈,標志著創投市場走向復蘇周期。

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成為市場修復的核心動能。從2024年新“國九條”“創投十七條”到2025年初國辦1號文,再到5月七部門提出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直指暢通“募投管退”全鏈條,強化創業投資對科技創新的支持作用,政策紅利正逐步轉化為市場實效。

市場多維度積極信號印證回暖趨勢。首先,投資端活躍度顯著提升,以DeepSeek、宇樹科技為代表的AI與人形機器人企業崛起,催生硬科技投資新風口,部分優質項目競爭加劇,機構盡調頻次明顯增加,市場信心修復態勢明確。其次,資金端呈現“長錢入市”特征:國家大基金三期斥資近2000億元設立三只股權基金,銀行AIC基金集中備案出資,保險與社?;鸬乳L期資金加速布局,推動國資/產業資本主導的基金,以及垂直領域專業基金募資進程顯著提速。最后,退出端結構性改善顯現,港股IPO市場活躍度高漲,并購重組案例量增質升,S基金交易規模持續擴大。

諸多因素中,二級市場估值修復與退出預期改善是募資、投資回暖的核心邏輯。當前行業對多元化退出機制的共識不斷深化,創投機構普遍將提升DPI(已分配資本/實繳資本)作為核心目標,通過優化退出策略為出資人創造回報,因此對項目的退出訴求尤為強烈。

不過,市場全面回暖仍需突破多重關卡,比如,市場化資金投資情緒有待進一步激活,長線資金入市規模需持續擴大,IPO退出通道有待進一步暢通。唯有實現“募投管退”全鏈條良性循環,機構投資者才能真正釋放投資動能,加大對硬科技領域的布局力度。未來,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疊加市場機制自我修復,創投行業將向更具韌性、更富效率的發展新階段邁進。

責編:李丹

校對:呂久彪

責任編輯: 劉少敘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丝袜亚洲另类欧美变态 | 亚洲—本道中文字幕 | 一区欧美日韩精品一级毛 |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 日本午夜精品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