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因投資者看好今年的香港市場,2025年上半年,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的申請已飆升至約200份,集資額較2024年同期增長了七倍,創下近年來的新高。
據悉,上半年,共有42家公司在港IPO,籌集資金超過了1070億港元(約合人民幣977.7億元),這使得香港在IPO募資額方面位居同時間段內的全球第一。
縱觀2025年上半年,全球IPO市場共籌集了60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69億元),共544筆交易。與2024年上半年相比,總體結果保持穩定,籌集的總資金增加了5%,但交易量下降了6%。美國兩家交易所排名第二和第三,僅次于香港,總集資額同比下降8%。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分別位居第四和第五。
據了解,監管機構改革為香港IPO激增創造了條件,比如推出吸引專業科技和生物技術公司而設計的科技企業通道等。諸如此類的監管靈活性使香港在吸引尋求公共資金的創新公司方面具有競爭優勢。
此外,內地資金的涌入也大大提高了香港市場的流動性和交易量,為IPO活動和二級市場創造了強大驅動力,有部分內地A股公司尋求在香港二次上市,以此在保持內地業務的同時獲得國際資本。中央政府也專門為大灣區公司在香港、深圳上市而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
恒生指數在2025年上半年上漲20%,即4000多點。恒生指數包含85家公司,是用以反映香港股市行情的重要指標。
陳茂波指出,投資者偏好科技相關的股票,這提振了上半年的市場,并帶動了科技股相關的衍生產品的投資。與不同類型資產掛鉤的“交易所買賣產品”(Exchange Traded Products,ETP)也逐漸成為近年支持港股流動性的力量。
據悉,香港目前共有超過210只ETP產品上市。截至今年5月,相關ETP產品合共管理資產規模接近5100億元,較2020年增加了約30%,相關的日均成交額在同期大幅增加5倍,增至約400億元。
本周陳茂波將到訪韓國,向當地的機構投資者和金融機構介紹香港的情況。陳茂波表示,韓國投資者近期對香港金融市場的興趣正進一步增加。今年2月,韓國在港股的投資金額創近3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