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張娟娟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已成為證券行業肩負的時代使命。日前,券商“五篇大文章”試評價結果已經出爐,中國證券業協會點對點通知了證券公司。中國證券業協會在通報中進一步明確,擬將試評價得分作為正式評價的主要依據。
在今年5月,中國證券業協會研究制定了《證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專項評價辦法(試行)》(下稱《評價辦法》),與此前征求意見稿略有不同,定量評價指標分值從85分上調至90分。
為深度剖析券商落實金融“五篇大文章”重點領域、實踐成果及面臨挑戰,本期《多維度解析“五篇大文章”》系列報道聚焦證券行業,展現90余家證券公司服務實體經濟的卓越成效,并探討評價過程中的難點,揭示現存問題,為行業發展提供參考。
五大主題債券承銷金額持續攀升
券商是連接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橋梁,通過股權融資、債券承銷,為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在金融“五篇大文章”中扮演“資本引導者”的角色,更是債券承銷的主要參與者。
根據Wind數據,券商承銷的科技、綠色、普惠、養老及數字五大主題債券(下稱“五大主題債券”)總額由2020年的760億元左右上升至2024年的1.29萬億元,增幅接近16倍;2025年上半年,五大主題債券承銷總額在9500億元左右。
從占各類承銷機構的比值看,2020年至2024年,由券商承銷的五大主題債券金額占比持續超過60%,2024年為65%左右,2025年上半年接近58%。
分不同主題來看,科技主題在券商承銷的五大主題債券占比顯著上升,2024年金額占比突破50%,較2021年提升40個百分點以上,2025年上半年占比超過55%;與此同時,綠色主題的占比顯著下降,2024年為24%左右,占比不足2021年的一半;普惠主題占比變動較小,2024年為23.48%,較2021年小幅上升,2025年上半年下降至19%左右。
分機構來看,頭部券商成為主力軍。2024年,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及國泰海通(含合并前的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承銷的五大主題債券金額均超過千億元,華泰證券、招商證券承銷金額均超過650億元。今年上半年,中信證券及中信建投承銷金額繼續領先,均已突破千億元,前者更是超過1700億元。
科技主題債券承銷金額增近八成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排在首位。在《評價辦法》90分的定量評價指標中,科技金融分值高達50分,細分評價指標有債券承銷、股權融資、并購重組交易等。
據Wind數據,2024年券商承銷的科技主題債券合計超過6900億元,較上一年增加近80%。分機構來看,2024年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承銷的科技主題債券均超過千億元,同比增幅均超過60%。
科技創新債券(以下簡稱“科創債”)為券商承銷的主要類型。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2024年共60家券商擔任科創債主承銷商,金額合計6136.8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5%。中信證券是唯一主承銷金額超過千億元的券商,達到1281.91億元,較上一年翻倍。另外,中金公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等券商2024年主承銷的科創債金額同比增幅也均超過10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科創債發行主體擴大到金融機構后,券商發力科創債發行工作。Wind數據顯示,今年5~6月券商合計發行近40只科創債,發行總額接近320億元,規模居各類型機構第二位。發行規模超20億元的有招商證券、平安證券、國泰海通及中信證券,其中招商證券發行規模達50億元,募集資金將專項支持科技創新領域。
科技型企業(含半導體、軟件與服務等行業)股權融資方面,2024年承銷金額居前的有中金公司、華泰證券、中信證券等。從2020~2024年科創板公司股權融資(含首發、再融資)來看,國泰海通(含合并前的國泰君安及海通證券)、中信證券及中金公司承銷金額居前三,其中中信證券承銷金額占比近兩成。
綠色債券主承銷占比近四分之一
綠色金融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助力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引擎。在政策引導下,我國綠色金融快速發展,綠色信貸與綠色債券齊頭并進。
根據中債-綠色低碳轉型債券數據庫,截至2024年末,國內市場累計發行綠色債券2669只,發行規模合計4.16萬億元。若考慮非貼標但實際投向綠色領域的債券,則整體規模更高。Wind口徑下,今年上半年國內市場綠色債券發行規模超過4900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70%。
券商憑借專業優勢,深度參與綠色金融市場,在綠色債券承銷中占據重要地位。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2024年,券商主承銷的綠色債券(或資產證券化產品)規模每年均超過1300億元,2024年達到1674.05億元,占當年綠色債券發行總規模的24.57%,創過去4年最高。
Wind數據顯示,2022~2024年券商承銷的綠色主題債券(含綠色債券、碳中和債券等)規模均超過3200億元,今年上半年承銷規模接近2300億元,承銷占比超過45%。2024年,11家券商承銷的綠色主題債券金額超過百億元,中信建投、中信證券承銷規模均超過550億元,其中主承銷綠色債券(或資產證券化產品)金額分別為391.99億元、263.72億元。
從綠色主題債券承銷規模變動來看,2024年國金證券、川財證券、長城證券等承銷金額均同比翻倍;也有部分券商承銷規模大幅下降,包括華安證券、德邦證券等。
今年上半年,已有9家券商承銷的綠色主題債券規模超過百億元,包括國開證券、申萬宏源、中國銀河等。
普惠主題債券承銷金額創新高
普惠金融是實現社會公平與經濟包容性發展的重要工具,包括金融支持“三農”的普惠、金融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的普惠。
根據Wind數據,2022~2024年券商承銷普惠主題債券(含服務民營小微企業、支持“三農”發展等債券)總額均超過2500億元,2024年創歷史新高,超過3100億元。
此外,以民營企業債券(含資產證券化產品,下同)為統計對象,2022~2024年由券商主承銷的債券總額均超過3400億元,2024年超過4600億元,金額位居前四的券商分別為中信證券、招商證券、平安證券及華泰證券。
中信證券主承銷額位居首位,達到663.82億元,較上一年增長超60%。
招商證券著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水平,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助力“鄉村振興”“三農”主題債券以及普惠金融主題產品發行,主承銷民營企業公司債券575.24億元,較上一年增長近4倍。
華泰證券塑造普惠金融服務的差異化優勢,主承銷民營企業債券400.12億元。
金融賦能養老產業發展
我國正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進一步完善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推動銀發經濟快速發展。養老金融作為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經濟結構轉型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意義,發展養老金融已經成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
不少券商積極推進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在2024年年報中,中國銀河表示,持續豐富養老產品貨架,不斷探索商業養老金業務新模式,截至2024年末,個人養老金累計開戶超過10萬戶;廣發證券在年報中表示,累計發行養老目標基金產品24只,合計規模69億元,打造多層次的養老金融服務體系;興業證券表示,加大優質養老金融產品服務供給,興證全球基金養老FOF基金Y份額保有規模位居行業前列。
數字金融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數字金融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技術手段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正在深刻改變傳統金融的運行模式和服務方式。《推動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明晰了數字金融在支持其他四篇大文章發展中的基石定位。
從可得數據來看,上市券商信息技術投入持續保持上升趨勢,2022~2024年信息技術投入占當年營收比重持續超過5.5%。
華泰證券2022~2024年信息技術投入持續超過20億元,2024年達到24.48億元,居披露數據券商前列,占當年營收比重5.9%。國泰海通(原國泰君安)信息技術投入逐年增加,2024年達到22億元。另外,中金公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等6家券商過去3年信息技術投入均超過10億元。2024年信息技術投入占當年營收比重超過10%的有太平洋、西南證券、山西證券等5家券商。
從增幅來看,2024年第一創業、光大證券、浙商證券信息技術投入增幅均超過15%,后兩家公司投入占當年營收比重較上一年也大幅增加。
以浙商證券為例,2024年公司以“數字基建、數字專班、數字職場、數字資產、數字運營”為建設內容,“業務提速、管理提效、技術提升、數據提質”四大金融科技提升工程取得扎實成效,信息技術投入4.17億元,較上一年增加18.13%。
從“金融科技發展獎”獲獎項目來看,根據央行披露的數據,2021~2023年中信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合計獲獎數量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