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教國際控股(01765.HK)(下稱“希望教育”)化債事項迎來新進展。7月10日晚,希望教育公告,董事會建議按每8股股份獲發1股供股股份的基準,以每股供股股份0.2港元的認購價供股10.28億股,籌集所得款項最多約2.06億港元。希望教育計劃將該款項用于贖回尚未清償的可轉債,作為集團重組計劃的一部分。
希望教育是在港股上市的國內民辦高教龍頭。希望教育債務危機事項由來已久。2024年上半年,因公司一筆發行于2021年3月的3.5億美元可轉債未能如期悉數贖回,公司陷入債務危機,并一度被債券持有人申請清盤。
希望教育正在盡全力化解債務問題。今年3月,希望教育宣布,已成立由公司首席財務官、首席投資官、法律部主管等高管組成的可轉債特別工作小組,由特別工作小組與可轉債投資者溝通,尋求與可轉債投資者達成實際解決方案。
另外,自2024年以來,公司持續通過出售相關資產的形式回籠資金。如2024年11月,希望教育公告以約4.2億元的價格,出售巨人教育和五湖房地產股權及相關院校的經營權。今年2月、4月、6月,希望教育分別公布了多份出售相關資產的公告,處置資產所得款項用于償還債務、辦學等。
據披露,截至今年5月26日,希望教育已根據可轉債的條款及條件購回本金總額達7870萬美元的可轉債,總現金代價約為4749萬美元,相當于可轉債面值約60.34%的購買價。已購回可轉債相當于原先已發行可轉債的約22.49%。
彼時公司提到,在結清已購回債券后,仍然發行在外的可轉債本金為2.71億元,未來將繼續監察市況及其財務結構,并可能于適當時候在公開市場進一步購回可轉債。
今年6月初,希望教育宣布,經過幾個月的廣泛磋商,已經與持有或控制可轉債尚未償還本金超56%的債券實益持有人專案小組達成協議,該協議擬定了全額且最終結清可轉債所有尚未償還金額的方案,并將通過同意征求方式實施。
方案提到,其擬通過向可轉債持有人支付相當于尚未清償本金每1000美元獲得610美元的現金金額,贖回所有尚未清償可轉債。不過,截至目前,這一方案仍在磋商條款,并未簽訂任何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
此次通過供股方式募集資金,也是希望教育償債計劃的一部分。公司表示,董事會目前正評估對額外營運資金的需求。根據公司截至2025年2月28日的六個月的中期報告,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人民幣16.16億元,其中部分將安排用作學校的營運資金,因此不足以全額結清與可轉換債券相關的所有未償還金額。
考慮到這一情況,希望教育董事會正考慮進一步籌集資金的方式,包括通過銀行借款、配售或公開發售等方式籌集資金。不過,考慮到其他籌資方式附帶的利息成本、抵押要求及攤薄股東利益等問題,公司選擇通過供股方式籌集資金。
截至7月11日,希望教育股價收于0.192港元/股,總市值約16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