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6年,王者歸來!港股何以領銜新經濟敘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2025-07-18 07:22

當“紐倫港”的鐵三角坐標在全球金融版圖上愈發清晰,香港正以嶄新的姿態走向屬于自己的新紀元。

誰能想到,一年之前,悲觀論調還在維多利亞港的上空盤旋;而僅僅一年之后,港交所的銅鑼竟已“供不應求”。

今年上半年,南向資金大規模涌入,疊加全球資本對“便宜的中國資產”的價值重估,恒生指數以超過20%的漲幅領跑全球主要指數。繼金融、AI之后,“港股三姐妹”領銜新經濟敘事,成為新的造富神話。

“港交所被擠爆了。”這樣的感受并不夸張。7月9日,峰岹科技、極智嘉、訊眾通信、大眾口腔、藍思科技5家公司,與恒生摩根美國股票高入息主動型ETF同日上市,港交所迎來史上首度六鑼齊鳴。隨著銅鑼聲密集響起,香港交易所的融資額重返全球第一,用實打實的數據印證著市場的熱度。

“香港金融市場的這一輪復蘇并非偶然?!盚ashKey Group高級研究員Jade Shi直言,政策面的變化是最直接的推動力。2024年9月24日,中國政府推出包括降準降息、優化房地產信貸政策以及設立股市穩定工具在內的一攬子措施,為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傳統金融領域流動性明顯改善。新興領域同樣亮點紛呈,Web3和虛擬資產正逐步成為香港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監管政策的明確,虛擬資產正在為香港這一國際金融中心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來,為了持續提升香港市場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進而提升整體流動性,港交所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在這些舉措中,2023年推出的“FINI”(Fast Interface for New Issuance)系統旨在縮短新股的結算周期,從而進一步增強新股市場的流動性。同時,港交所不斷優化上市機制,不僅下調了特??萍脊镜氖兄甸T檻,還在今年5月初與香港證監會共同優化了新上市申請的審批流程時間表,推出了“科企專線”等。

港交所CEO陳翊庭坦言,為了讓金融更精準地服務實體經濟,港交所會定時檢討上市規則,“只要市場有需求,我們都要去研究,這就是我們倡導的‘人貨場’精神。”

深圳道樸私募基金董事長、耶魯大學金融博士王紅欣則從更深層視角解析。他認為,在世界經濟日益數字化和虛擬化的時代,面對新加坡、迪拜等區域和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香港主動求變,在金融科技應用、資本市場機制、綠色金融發展、人民幣業務、虛擬資產監管等領域進行一系列的金融創新,在全球金融格局重塑之際積極應對。

這種復蘇的勢頭引發國際廣泛關注。2025年6月,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斯蒂芬·羅奇突然改口,承認過往判斷錯誤,稱香港在中美角力下未受重創,反而憑借聯通中國內地和國際金融市場的優勢,在中美博弈中扮演關鍵角色,把最初的威脅變成機遇。

行走在中環,摩天大樓燈光璀璨,行色匆匆的路人明顯增多,國際面孔高頻出現,內地的人才與資金持續涌入,香港正以更開放、更創新的姿態,續寫著國際金融中心的新傳奇。

IPO“王者歸來”

時隔6年,港股王者歸來。港交所上次成為全球IPO募資金額第一,還是2019年中概股回歸熱潮涌動之際。阿里巴巴等183家新股上市,港股IPO籌資額達3129億港元。但不久后,受全球大環境拖累持續低迷,港股2023年IPO項目降至僅68個,且缺少較大型IPO,經歷“至暗時刻”。

隨著新一輪改革啟動,以及“A+H”模式升溫,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場強勢復蘇。

今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場的募資額達到1067億港元,不僅超過2024年的全年募資額,還位居2022年以來歷史的第一名,亦超過同期納斯達克712億港元的募資額。

5月20日,A股鋰電巨頭寧德時代在港股上市,首發募集資金超410億港元,位居今年以來港股IPO募資金額第一位,同時也是今年以來全球最大的IPO募資金額。

隨后,恒瑞醫藥、海天味業相繼上市,募資額也超過百億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新股的發行也非?;鸨?。2025上半年有96%的香港主板新股獲得超額認購,同比增加3個百分點,同期平均超額認購倍數為687倍,同比增加4倍。

布魯可、蜜雪集團和滬上阿姨3家消費企業獲得高倍數超額認購,其中前兩者超額認購倍數超過5000倍,在IPO發行歷史上排名靠前。

從上市數量、規模以及發行情況來看,這一輪港股IPO浪潮,已經坐實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港交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對香港IPO市場、資本市場及金融中心定位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這些政策的作用主要通過兩個端口體現:一是通過簡化二次上市流程,港交所吸引了大量A股行業龍頭、大體量及高估值公司赴港。”KKG董事總經理張昕對記者指出。

另外一個端口則體現在針對特定類型企業的政策上。張昕認為,“港交所通過推出18C、18A相關規則,以及引入密交招股書‘科企專線’等幾種‘綠色通道’,降低了企業赴港上市的難度,吸引了大量相對早期的科技型研發公司。這些優質企業的到來活躍了香港市場氛圍?!?/p>

隨著港股IPO市場持續活躍,新一輪申報熱潮已經來臨。

據港交所披露易公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有220家企業(含主板和創業板)處于IPO排隊狀態。

繼藍思科技后,“果鏈三巨頭”之一的立訊精密也宣布擬赴港上市;智能掃地機器人龍頭企業石頭科技、豬企牧原股份、光伏企業晶澳科技(002459.SZ)等正在籌劃赴港。

還有不少A股公司正在推動旗下的子公司在港分拆上市,例如歌爾股份(002241.SZ)子公司歌爾微、紫金礦業子公司紫金黃金國際、濰柴動力旗下第二大子公司濰柴雷沃等。

“資本市場從不缺資金,缺的是優質投資標的。當優質企業聚集香港后,原本在境外的資金、曾經外流的資金看到投資機會,便積極參與進來,進一步帶動了香港市場的活躍度?!睆堦空f道。

今年4月,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透露,已指示香港證監會和港交所做好準備,如果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須讓香港成為它們首選的上市地。

“我們一直的態度都是希望能來香港上市的都是優質的企業。任何企業都有其獨特性,如果他們需要一些靈活處理去克服某些問題,我們都會跟他們手牽手去解決?!苯眨劢凰鵆EO陳翊庭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

重構港股定價權

IPO火爆的背后,與港股市場持續的流動性修復分不開。為持續提升香港市場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進而提升整體流動性,港交所近年來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

其中,2023年推出的“FINI”(Fast Interface for New Issuance)系統是重要一環。該系統旨在縮短新股的結算周期,從傳統的“T+5”大幅縮短至“T+2”。結算周期的縮短,意味著資金周轉效率的提升,能夠有效降低市場風險,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新股認購,從而進一步增強新股市場的流動性。

今年上半年,恒生指數作為香港金融市場的“晴雨表”,以22%漲幅碾壓全球主要股指。

南向資金的洶涌流入起了決定性作用。Wind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通過港股通南下的資金累計凈流入規模超過7300億港元,這一數字已經達到去年全年的90%,創下歷史同期最高紀錄,顯示內地投資者對港股配置需求激增。

從成交活躍度來看,上半年港股通日均成交金額為2402億港元,創歷史新高,遠超2021年牛市水平(1882億港元),符合歷史“全面牛市”特征。

南向資金的流入正在重塑港股生態。目前南向資金占港股總成交的比例已從2020年的不足10%上升至接近20%,在某些交易日甚至貢獻了市場超過一半的成交額。

與此同時,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以及技術突圍下中國資產重新定價,外資通過各種渠道重返港股,與南向資金形成合力。

“我們明顯感覺到,外資投資中國資產的積極性在提高。包括歐美的長線基金、中東的主權基金等,它們除了參與港股二級市場投資外,還會參與香港諸多IPO中的基石投資和錨定投資。”張昕說道。

基石投資者是指在企業IPO或上市前融資階段,以約定價格提前認購一定數量股份的機構投資者(如主權基金、養老金、大型資產管理公司等),基石投資人的有無、數量多少及屬性,對企業能否在香港成功發行和上市至關重要。

外資基石投資者的投資金額和投資占比連續上升。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5年在中國香港市場IPO上市的公司中,基石投資者占45.2%,而2023、2024年該數字分別為33.2%和31.0%。

以寧德時代H股上市為例,其國際配售占比達92.5%,包括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機構,如中東主權財富基金(科威特投資局)、Mirae未來資產集團、瑞銀資管、橡樹資本等23家國際頂尖基石投資者認購。

“前兩年,受內外部市場因素影響,中國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時,能找到的基石投資人類型較為單一,大多是內地地方政府的投資基金等。但是從今年年初到現在,我們發現有一些國際的長線基金已經重新回流港股,其投資不僅體現在二級市場,還積極參與到IPO中基石投資人的份額認購中。”張昕表示。

“港股三姐妹”領銜新經濟敘事

香港市場的高景氣度與“超級增值人”的角色,也在不斷深化雙向賦能的獨特優勢。

來自內地的優質標的,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大大提升了港股活躍度。同時,內地企業也借助香港這個國際平臺對接全球資源,為所在行業和市場的創新升級注入活力。

寧德時代港股IPO募資超400億港元,其中90%的資金將用于匈牙利電池項目建設。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上市當天宣布公司戰略升級,從電池零部件制造商轉型為系統解決方案提供者,并致力于成為一家零碳科技公司。此次上市是寧德時代融入全球資本市場、推動全球零碳經濟的新起點。

訊飛醫療發布了旗下應用產品的國際版和香港版。公司總裁陶曉東表示,依托香港資本市場的資源優勢,其AI醫療技術實現加速迭代升級;同時,借助拓展香港成熟市場的經驗,訊飛醫療的國際競爭力將顯著提升,進而助力中國企業在全球AI醫療領域構建話語權。

“香港作為中國內地企業出海的第一站,發揮了巨大的、可進可退的區位優勢。出海從來都是資金先行,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越穩固,內地企業出海才能越平穩。部分優秀的企業選擇來港尋求融資和金融升級,特別是半導體和AI行業,其產品定位不僅是服務于中國,也著眼于全球市場。比如比亞迪的汽車在亞洲地區的暢銷,寧德時代的電池在歐洲逐步扎根,香港是很好的窗口。”富睿瑪澤會計師事務所(香港)執業董事蔡華山說道。

陳翊庭也表示:“對于那些有海外擴張計劃的企業而言,在香港上市不僅能夠提供融資平臺,還能夠為其海外并購、股權激勵等提供便利。通過在香港上市,企業可以利用港股作為對價進行海外收購,從而避免了完全依賴現金支付的壓力。如果企業在A股和香港市場同時掛牌,香港市場的交易活躍度也會帶動A股的交易量,實現良性聯動?!?/p>

當下,中國資產+中國資本+中國故事,在香港這座集聚全球競合力的舞臺,演繹著“中國創造”的價值重估。

年初,以DeepSeek為代表的科技新貴強勢崛起,引發恒生科技指數狂飆,AH股價差大幅收窄,部分科技企業更是出現H股溢價超過A股的情況。隨后,由泡泡瑪特、老鋪黃金及蜜雪集團形成的“港股三姐妹”,今年以來股價升幅以倍數計,牽起新消費股熱潮。

“全球局部沖突和對立從來不是經濟的主旋律,最終AI技術和革新也需要全球化的支持,正如近期英偉達CEO前往北京,在關稅沖突的大背景仍然在尋求共識而非對立。而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下有完善的法律、商業、合規機制,特別是適配歐美熟悉的體系背景,這些都在不斷鞏固香港的金融地位?!辈倘A山說道。

全球虛擬資產中心的雄心

在世界經濟日益數字化和虛擬化的時代,香港不僅是維持傳統“紐倫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還要成為有著“全球虛擬資產樞紐”標志的國際金融中心。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特區政府及監管機構對數字加密資產一直保持密切關注。早在2022年,香港就發布了《有關香港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香港金管局也于2022年發布加密資產和穩定幣討論文件,邀請業界和公眾就有關的監管模式提出意見。最終今年5月21日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并于5月30日在憲報刊登,正式成為法例,這也意味著,香港對虛擬資產的監管邁上新的臺階。

實際上,今年以來,穩定幣相關監管動態不斷。5月27日,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發布針對穩定幣發行、加密資產托管及相關企業財務穩健性的監管提案,為加密行業建立更明確的監管路徑。6月12日,美國參議院通過對《GENIUS穩定幣法案》修正案的程序性動議,該法案要求穩定幣以美元或等值高流動性資產全額儲備,并對市值超過500億美元的發行方進行年度審計。

歐盟雖早于香港通過加密資產市場法案(MiCA),但其穩定幣規則將于2025年6月才全面生效,香港在專門穩定幣立法速度上實現反超。

“香港《穩定幣條例》通過構建兼顧創新與風險的監管框架,為全球法幣穩定幣發展樹立了新標準,鞏固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虛擬資產樞紐的戰略地位。”德恒律師事務所上海辦公室合伙人趙志東表示,《穩定幣條例》的生效具有吸引全球金融科技企業在港布局,推動虛擬資產與傳統金融的融合發展的戰略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6月26日,中國香港特區政府發布《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聚焦于提升市場效率與滿足高流動性等核心需求,還提到穩定幣發行人發牌機制將于8月1日實施。

“穩定幣業務目前處于從政策落地走向場景試點的關鍵階段?!比A夏基金(香港)行政總裁甘添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香港Web3生態系統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能,推動本地生態朝著可持續方向發展。

艾德金融研究部聯席董事陳剛認為,《政策宣言2.0》的發布,將給香港數字資產市場帶來清晰、明確的定位和方向,下一階段發展聚焦提升數字資產交易流動性、推動更多元化的數字資產產品供應,強化香港作為全球數字資產中心的地位,顯示了香港特區政府致力于將香港打造成數字資產領域的全球創新中心的決心。

開啟新紀元

在多位專業人士看來,香港的煥新并非簡單復蘇,而是通過法治迭代、產業升維等多重躍遷,逆轉為韌性增長的全球案例。

在虛擬資產監管創新之外,香港金管局自2019年發放首批8張虛擬銀行牌照以來,通過政策迭代推動行業升級。2024年10月,金管局正式將“虛擬銀行”更名為“數字銀行”,強調其依托金融科技的運營模式,消除公眾對“虛擬”概念的誤解。2024年8月發布的《數字銀行的認可》修訂指引,允許數字銀行開設實體分行并拓展企業客戶,標志著其服務范圍從零售向多元化延伸。

港交所也在持續優化上市制度,吸引優質企業赴港上市,加速推進產業升維。港股IPO“科企專線”的推出,就是進一步向科技創新領域傾斜,旨在進一步優化生物科技公司及特專科技公司的上市流程。

據陳翊庭透露,“科企專線”目前已吸引眾多企業前來咨詢,“我們上市部門的同事確保在五個工作日內給出初步回應,并與公司安排會面。目前,在18A、18C兩個章節下,表達上市意向的企業已超過20家。”

后續,港交所將從“人貨場”的精神出發推進改革。

“‘人’,意思就是‘參與者’。不管你是企業還是人還是投資者,你都是我的‘參與者’。‘貨’就是我的產品,你去一個超市,貨品必須要齊全。如果現在要在去美元化的過程當中分一杯羹的話,必須是美國有什么,我們要盡量跟他都配得上、對得上。最后‘場’就是我們一直說的,在所有的交易過程當中,程序、流程、平臺是否可以讓用戶擁有最極致的體驗,這是很重要的?!标愸赐フf道。

“香港是對全球資本最友好的市場,它沒有資本利得稅、沒有遺產稅。香港的營商環境也在全球發達經濟體中一直名列前茅?!蓖跫t欣指出,香港資本進出高度自由,股票市場流動性好和沒有行政限制。此外,香港的語言、法律、財務會計制度與世界經濟高度契合,享有高效便捷的基礎設施和城市管理,有國際化的生活服務和多元包容的文化,可以和世界各地進行商業和資本合作。

蔡華山認為,相比于其他地區,香港的金融市場有其獨特的優勢,特別是依托于“一國兩制”,香港承載了大量優質的中國內地資源,包括企業、資金、人才儲備和技術,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既是中國內地的期望,也是香港本地發展的需求,更是全球經濟穩定的重要一環。

責任編輯: 李志強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天干夜啦天干天干国产精品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码三区 | 亚洲精品自产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国产 |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在线电影播放天堂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