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晚間,衛光生物(002880.SZ)發布2025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向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4536萬股,募集資金不超過15億元。其中,12億元擬用于建設衛光生物智能產業基地項目,擴建公司年處理血漿能力,3億元擬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近年來國內血液制品行業收并購事件持續落地,行業集中度有持續提升趨勢。衛光生物本次定增完成后,智能產業基地項目不僅能幫助公司實現產能瓶頸的突破,推動公司營收及利潤規模再上一個臺階,更有望幫助公司抓住行業發展機遇,在血液制品領域站穩頭部企業位置,加快建設差異化血液制品先鋒企業,開啟公司在“十五五”期間新的發展篇章。
新增產能1200噸,構建未來發展新基石
衛光生物智能產業基地項目無疑是此次定增的核心亮點。項目總投資為23.08億元,其中新增建設投資22.56億元,建設期規劃為4.5年,建成后將具備年處理血漿1200噸的強大產能。如此大規模的產能提升,對于衛光生物而言意義非凡。
預案指出,近年來公司漿源拓展情況較好,2022年至2024年采漿量復合增長率達到9.69%。而從現有產能狀況來看,衛光生物血液制品生產線建成于2013年,初始設計年投漿量約400噸。盡管歷經多次改造升級,目前已提升至650噸,但進一步改造升級產能的空間極其有限,公司急需新建工廠拓展產能。新增1200噸血液制品年產能,將助力公司實現產能瓶頸的突破。
智能產業基地項目也將進一步擴充公司的產品類目。據了解,血液制品行業競爭中,除采漿量外,噸漿收入是衡量企業競爭力的另一重要指標。血液制品行業龍頭企業博雅生物及上海萊士噸漿收入均已超過300萬元,衛光生物雖在行業中屬于靠前位置,但仍處于第二梯隊。而以研發為支撐,持續擴充產品品類,正是提升噸漿收入最為重要的手段。
公告指出,新建血液制品智能工廠可生產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組織胺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復合物、人纖維蛋白原等十幾類血液制品。目前,衛光生物在售產品已達11個品種23個規格,且在近2年成功上市兩個新品,新廠區的建設,可充分滿足公司新產品產業化需求,從而幫助公司把握市場機遇,進一步緩解行業供需矛盾,擴大生產規模,提升市場占有率,為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筑牢堅實的根基。
機遇與挑戰并存,打造差異化血液制品先鋒
血液制品,作為國家重要的戰略性儲備物資及重大疾病急救藥品,一直處于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地位,呈現政策壁壘與市場需求雙重驅動。據統計,2024年我國血制品市場規模約600億元,預計2030年將達950億元。
政策層面,2022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提出需提升血液供應保障能力,完善采供血網絡布局,健全鞏固常態化全國血液庫存監測制度和血液聯動保障機制,提高血液應急保障能力。2024年,國家藥監局更是發布血液制品生產智慧監管三年行動計劃,推動血液制品生產全過程信息化管理。
從行業層面來看,血液制品行業“資源為王”的特性決定了頭部企業擴張的核心路徑,即借助資本力量完成產能擴張與技術升級。2024年7月,上海萊士“易主”,海爾集團成為控股股東,并加速了對南岳生物的并購;同年同月,博雅生物斥資18億元收購綠十字控股,新增6個品種和4家漿站。類似的控股權變更及并購事件近兩年在天壇生物、派林生物等血制品企業同樣有所落地。
2025年,工信部等十二個部門發文進一步提出,推動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醫藥行業集中度與規模效益,鼓勵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資本運作等方式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產業轉型升級。在行業趨勢與政策支持共同推動下,血液制品行業整合或將再掀熱潮。目前全國28家血液制品企業已有12家建成或正在建設千噸級生產基地。衛光生物千噸級血液制品智能生產基地建成后,公司將成為國內少數具有千噸基地的企業,并成為華南區唯一一家千噸級血液制品企業。
衛光生物不僅將擴大產能規模作為推動國內血液制品發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旗下的衛光生命科學園,已成為其打造“平臺化生物醫藥新銳”的名片。自2022年投入使用至今,衛光生命科學園通過“醫教產學研”結合,吸引了合成生物、細胞與基因治療、AI制藥、高端醫療器械等前沿方向的超過60家企業入駐,構建起“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產業落地”全鏈條閉環發展體系。
衛光生物在衛光生命科學園實踐的“房東+股東”創新模式,不僅有望成為傳統園區運營的新路徑,更有望成為衛光生物推動產業整合的新抓手。目前,衛光生物通過旗下股權投資公司,在園區設立了三只專項產業基金,配備專業投資及投后管理團隊,真金實銀支持了漢騰生物、新陽唯康、粒影生物等在內的園區入駐企業。2024年園區產值突破3.57億元,同比增幅高達48.8%。近日,該園區更是在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上被評為“2025年中國特色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優秀案例”,與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天府國際生物城等業內廣受認可的園區同臺獲獎。
智能產業基地項目投產后,衛光生物的漿站規模和產品管線雙雙實現提升,疊加公司在衛光生命科學園的布局,公司“中國產業化血液制品先鋒”和“全球平臺化生物醫藥新銳”的發展路徑愈發清晰。在中國血液制品行業整合大幕已經拉開的背景下,衛光生物有望通過此次資本運作,同時駕馭血液制品的“資源”與“技術”,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推動中國血液制品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