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日(7月23日)沖高回落,3600點得而復失;港股走勢強勁,恒生指數漲1.62%,恒生科技指數漲2.48%。
具體來看,滬指盤中強勢上揚,一度突破3600點,續創年內新高,午后回落一度翻綠,深證成指、創業板指亦走低。截至收盤,滬指微漲0.01%報3582.3點,深證成指跌0.37%報11059.04點,創業板指跌0.01%報2310.67點,上證50指數漲0.32%,北證50指數跌1.58%,科創50指數漲0.45%,滬深北三市合計成交18987億元,較此前一日減少約300億元。
場內超4000股飄綠,軍工板塊下挫,廣聯航空跌超14%,華伍股份跌約12%,北方長龍跌近10%;水泥股回調,四方新材逼近跌停,上峰水泥、福建水泥跌超9%;金融股逆勢上揚,國信證券、國盛金控漲約5%,農業銀行漲超2%;部分雅江水電概念延續強勢,鐵建重工、深水規院、筑博設計等斬獲3連板;可控核聚變概念拉升,浙富控股、東方電氣、國機重裝斬獲3連板;創新藥概念活躍,塞力醫療、漢商集團等漲停。此外,今日上市的山大電力、技源集團雙雙大漲,收盤分別上漲356%、274.5%,盤中最高漲幅分別達503%、376%。
港股方面,蔚來漲約9%,百度集團漲逾6%,騰訊控股、金蝶國際漲近5%,中國人壽漲逾3%;中國能源建設、東方電氣跌超10%,華新水泥跌超9%。
多只強勢股提示風險
雅江水電概念今日延續強勢,多只個股連續封板。截至收盤,鐵建重工、深水規院、筑博設計、華新水泥、西寧特鋼、中國電建等連續3日漲停。值得注意的是,多只連板股相繼提示風險,提醒投資者理性投資。
如鐵建重工22日晚間公告稱,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活動一切正常,市場環境和行業政策沒有發生重大調整,生產成本和銷售等情況沒有出現大幅波動,內部生產經營秩序正常。公司未發現存在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可能產生較大影響的媒體報道或市場傳聞。
筑博設計稱,公司關注到近期市場對“超級水電站概念”關注度較高。公司主營業務為建筑設計及相關業務的設計與咨詢,不具備水電站相關項目設計的資質和能力。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68.44萬元,處于虧損狀態。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此外,部分水泥、電力股出現明顯回調,四方新材逼近跌停,上峰水泥、福建水泥跌超9%,萬年青跌近9%,海螺水泥跌近8%。工程機械板塊亦走低,唯萬密封跌超16%,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山推股份等跌超5%。
可控核聚變概念崛起
可控核聚變概念盤中強勢拉升,截至收盤,浙富控股、東方電氣、國機重裝等漲停斬獲3連板,雪人集團亦漲停,常輔股份漲近10%。
消息面上,7月22日,中國聚變能源有限公司掛牌成立大會在上海舉行。該公司是中核集團直屬二級單位。作為推進我國聚變工程化、商業化的創新主體,中國聚變公司將重點布局總體設計、技術驗證、數字化研發等業務,并建設技術研發平臺和資本運作平臺。會上,中國聚變公司與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電氣裝備集團、上海電氣集團、申能集團等在滬單位簽署聚變創新聯合體深化合作協議,與中核集團、中國石油昆侖資本、上海未來聚變、中國核電、浙能電力、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和四川重科聚變等股東方簽署增資擴股協議。
機構表示,隨著技術的持續突破、項目融資的持續開展、政策層面重視程度的持續提升,我國可控核聚變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目前相關項目的招標采購正加速推進,預計將對產業鏈產生積極影響。
創新藥概念活躍
創新藥概念盤中走勢活躍,截至收盤,振東制藥、塞力醫療、漢商集團等漲停,美迪西漲近9%,益諾思、海特生物漲超7%。
行業方面,創新藥持續獲得政策支持,2024年醫保談判中創新藥成功率超90%,國產占比達70%以上,商保政策陸續出臺,為創新藥支付端提供增量可能,《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對創新藥從研發到支付全過程進行頂層設計。同時國內創新藥企業國際化競爭力持續提升,新技術推動行業快速發展,機構表示,未來繼續看好相關創新藥及制藥企業。
國信證券表示,7月,醫保目錄及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調整正式啟動,為創新藥發展提供更充足的經濟支撐,國產創新藥有望進一步實現銷售放量。國產創新藥在ASCO、ADA等學術會議中讀出了優秀的臨床數據,競爭力越來越強,創新藥出海的趨勢不斷加強,建議關注具備高質量創新能力的公司。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