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搬家”!債基抱團資金松動,或向權益類資產傾斜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趙夢橋2025-07-27 20:21

在A股持續上攻的過程中,避險資金也“不甘寂寞”。

近日,券商中國記者獲悉,部分基金產品選擇賣出所持債券,且不少理財機構已開始對債基進行預防性贖回;另一方面,權益含量更高的“固收+”產品則被多類型機構踴躍申購。

展望后市,多名基金經理對債基后市表達了謹慎看好:低利率環境或成為常態,債券收益率可能階段性波動較大;而在權益資產升溫的背景下,債基中的可轉債品種則被多名基金經理樂觀看好。

債基或遭遇資金“搬家”

近日,券商中國記者從公募業內人士處獲取的數據顯示:上周前四個交易日,僅基金產品就累計賣出各類債券超2000億元,僅上周四(7月24日)就賣出債券將近1000億元,遭遇去年“9·24”之后的最大單日贖回,不少理財機構已開始對債基進行預防性贖回。與之相對應的是,幾乎所有客群對“固收+”的持倉規模都刷新年內新高。

此外,更進一步的數據顯示,僅有保險申購了少量純債,主要是中低等級信用債;其余客群對各類債均為凈贖回,主要集中在信用債、短債、被動債基。而理財子、銀行資管、保險、券商和信托繼續大幅凈申購“固收+”,且持倉規模達到年內新高。

近年來,因A股行情震蕩以及債市走牛,避險資金持續涌入債基,近期披露的季報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債券型基金規模達到了10.93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相比一季度末的10.07萬億元增長了8600億元。

然而,權益市場步入下半年后升溫幅度明顯,在蹺蹺板效應作用下,債券行情亦對應震蕩。7月以來,與此前窄區間震蕩不同,債券市場波動幅度明顯擴大,下跌態勢愈發明顯。10年國債收益率上行超5BP,30年國債收益率上行超8BP上破1.9%,30年國債期貨下跌超過1%。

“債市調整的誘因是權益和商品市場向上突破。”重陽投資認為,今年以來,財政貨幣政策組合拳托底了經濟基本面,央行年初緊流動性和強監管打擊了債券多頭的積極性,債券收益率底部明確,市場整體從此前兩年的上漲轉為窄區間震蕩。但從結構上來看,資產荒的背景下資金涌入金融和信用債,交易結構愈發擁擠和脆弱。

“性價比”已然有限

上半年,雖然規模屢創新高,但不可否認的是純債類基金業績表現不如從前,展望下半年,基金經理仍舊對債市表達了謹慎看好的態度。

摩根士丹利基金周夢琳表示,展望下半年,債券市場依舊處于牛市環境,基本面和資金面支持債券市場持續走牛。“但是債券市場有一個隱憂:低波動率、低利率、低利差環境下高杠桿高久期的脆弱性。”周夢琳表示。

財通基金認為,節奏上看,震蕩市下全年利率低點在三季度的概率較高,建議及時把握博弈機會。在穩定但偏弱的經濟基本面和社會融資需求背景下,利率水平仍有下行趨勢,但幅度可能偏小,三季度窄幅震蕩概率較大,信用債或好于利率債,可轉債潛在配置需求仍在。

創金合信信用紅利債券基金經理張賀章也表示,考慮到低利率環境或成為常態,債券收益率可能階段性波動較大,但貨幣政策基調仍然偏寬松,不存在債券收益率上行的基礎,短期債市系統性風險不大。策略方面,他認為,由于債市處于政策預期與基本面博弈階段,兼顧票息和資本利得的啞鈴型策略相對更占優,因該策略能更好應對過程中的不確定性。

可轉債脫穎而出

在權益資產持續走高的背景下,債券各品種中,權益含量最高的可轉債得以脫穎而出。Wind數據顯示,上周五中證轉債指數刷新近十年新高,自4月7日以來漲幅更是高達12.83%,絲毫不輸各大股指。

對于近期可轉債節節走高的行情,博時基金基金經理高暉認為,首先,權益市場順風助力,特別是中小盤股表現優異,帶動了轉債平價上漲;其次,債券收益率處于歷史低位,提升了轉債的整體債底價值;最后,由于再融資新規限制,轉債供給偏緊、供不應求,進一步推升了轉債市場的估值水平。

在震蕩市中,可將可轉債視為普通債券加上股票看漲期權的組合。持有者不僅有望享受每年的基礎票息收益,而且如果正股價格上漲,轉債價格也可能會隨之上升;反之,即使正股下跌,投資者仍有望獲得到期的債券本金和利息,這種特性使得轉債在震蕩市中既有望抓住上行機會,又能有效規避下行風險。

高暉認為,當前轉債市場支撐邏輯更依賴于權益市場,若權益市場延續向好,轉債或仍具備跟漲動能,但在中高價轉債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固收+資金交易和個券跟蹤難度增加。在這種環境下,更加考驗投資者的擇券能力。

南方基金基金經理劉文良表示,總量層面,權益市場下限明顯提升,結構性機會較多,債券市場維持低利率環境,雖然無法預期可轉債估值持續攀升,但板塊性、中小盤個券性的機會依然較多。整體看,下半年可轉債投資,結構比倉位更重要。

“分結構來看,一是看好科技自主可控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半導體設備材料、軍工等板塊,產業周期向上趨勢明顯,經過二季度的回調,三季度或重拾升勢;二是二季度表現亮眼的創新藥、新消費板塊,短期情緒過熱,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來消化,但后續或仍有創新高的機會;三是在充裕的流動性環境中,中小盤主題將持續活躍,可繼續發揮可轉債的攻守特性,把握中小盤主題機會。”劉文良說。

責編:戰術恒

排版:王璐璐

校對:李凌鋒

責任編輯: 孫孝熙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在线小视频亚洲 | 亚洲а∨天堂久久 |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 |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 亚洲处破女AⅤ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羞羞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