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8月份,共有1152家私募機構參與A股上市公司調研,覆蓋申萬一級行業中的27個、共計641只個股;合計調研次數達6053次,環比大幅增長243.34%。
深圳市融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FOF基金經理李春瑜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8月份私募機構調研升溫主要緣于三方面原因:一是正值上市公司半年報密集披露期,私募機構希望通過調研挖掘投資機會并驗證持倉標的業績;二是A股市場震蕩上行,賺錢效應提升增強了機構信心,推動其加大調研力度以把握機遇;三是市場結構性機會明確,部分板塊迎來配置窗口,吸引機構積極調研布局。
8月份,機械設備行業的大元泵業合計獲得了上海希瓦私募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理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12家私募機構調研,月內股價累計漲幅達108.80%;電力設備行業的歐陸通月內股價累計漲幅達101.91%,雖僅被私募機構調研2次,但吸引了百億元級私募機構的關注;通信行業表現也較突出,新易盛、天孚通信和劍橋科技等3只個股月內股價累計漲幅均超過了70%。
值得關注的是,在8月份累計股價漲幅前十的私募機構調研個股中,來自通信、電子、電力設備等科技相關行業的公司占據了半壁江山,反映出私募機構對這些高景氣成長賽道的高度關注。
數據顯示,來自醫藥生物、計算機和電子行業的上市公司成為8月份私募機構調研“最關注”標的。其中,醫藥生物行業個股邁瑞醫療以累計獲得私募機構117次調研居首,成為8月份私募機構關注度最高個股;醫藥生物行業的另一只個股安杰思以累計獲得私募機構61次調研進入私募機構關注度前十;電子行業有3只個股入圍私募機構調研頻次前十,分別為水晶光電、飛凱材料和安集科技,三只個股均被調研不少于50次。計算機行業的德賽西威和海康威視也均獲得私募機構不少于50次調研。
同時,醫藥生物與電子行業的上市公司8月份被私募機構調研的頻次大幅領先。其中,醫藥生物行業累計被調研1095次,涉及85只個股,成為最受私募機構關注的行業;電子行業緊隨其后,累計被調研947次,覆蓋91只個股;此外,計算機、機械設備、電力設備等行業獲得私募機構調研的次數均超450次。
數據顯示,中小管理規模的私募機構成為調研“主力軍”。其中,管理規模在5億元以下的深圳尚誠壹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143次調研居首;同樣管理規模較小的上海天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玄卜投資(上海)有限公司、耕霽(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嘉世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入圍調研頻次前十;上海高毅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作為前十中唯一一家百億元級私募機構,8月份累計調研A股上市公司67次,尤其偏愛醫藥生物板塊,共調研17只相關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