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具備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等特性,固態電池被業界認為是下一代鋰電池的重要技術方向之一,其產業化發展進程也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
9月份以來,已有包括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特瑞”)、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先導智能”)、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軒高科”)等在內的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與投資者的互動中披露了自身在固態電池相關領域的工作進展。
在固態電池設備領域,先導智能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已與多家國內外行業領軍企業達成設備合作,不僅向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及國內的頭部電池客戶、知名車企和新興電池客戶交付了各工段的固態電池核心設備,更成功輸出量產級固態電池整線方案。
在材料方面,貝特瑞相關負責人在近日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開發了行業內首款匹配全固態電池的鋰碳復合負極材料,具有多孔復合骨架結構,具備低體積膨脹、長循環壽命等優勢,已獲客戶技術認可。
全固態電池中試方面,國軒高科相關負責人近期在投資者電話交流會上表示,公司首條全固態中試線已正式貫通,“金石”全固態電池目前處于中試量產階段,良品率已達90%;同時,已正式啟動第一代全固態電池2GWh量產線的設計工作。全固態電池技術實現突破,產品不斷迭代升級。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北京智帆海岸營銷顧問有限責任公司首席顧問梁振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固態電池產業化進展喜人,與上下游企業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密切相關。企業的專利布局和產業化能力,將為其后續競爭奠定堅實基礎。
從今年中報情況來看,新能源行業多家頭部上市公司均重金投入研發。Wind資訊數據顯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研發支出分別為308.80億元、101.72億元、100.95億元,分別居A股上市公司第一、第五和第六。
此外,固態電池產業多個細分領域的上市公司也比去年同期加大了研發力度。例如,國軒高科2025年上半年研發投入13.8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34%,公司在上半年發布了G垣準固態電池、“金石”全固態電池等新產品;貝特瑞研發支出為4.01億元,同比增長27.30%,公司在上半年發布了針對固態電池的材料整體解決方案,分別為貝安FLEX半固態及GUARD全固態系列,為下一代電池技術提供“高能量+高安全”的材料解決方案。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全球固態電池產業化正進入換擋提速階段。隨著上下游各環節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我國企業有望在全球固態電池產業化競速中,建立領先優勢,推動產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