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
辟謠 網傳“中國籍女子嫁到外國貧民窟求助回國”系謠言
詳情:近期,有網民發布視頻稱“中國籍女子嫁到外國貧民窟,被丈夫扣留護照無法回國,中國博主與該女子偶遇后,該女子希望博主解救其回國”,并在評論區持續誤導網民這是真實發生的情況,引發廣泛關注。經核查,該信息純屬虛構。楊某某(男,22歲)伙同其女友陳某某(女,25歲)為博取關注、吸粉引流,以直播帶貨、牟取利益,共同策劃、拍攝該虛假視頻并在網上發布。目前,公安機關依法對楊某某、陳某某分別處以行政處罰。(來源:“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
謠言 新疆和田開始修建地鐵?
真相:近日,有網民發布消息稱“新疆和田要建地鐵一號線?開始挖地鐵了?”,并配以道路施工圖片,引發關注。經和田市交通運輸局核實,網傳信息系謠言,截至目前,未收到任何關于和田市開挖地鐵的工作通知或確認信息。(來源:“新疆網絡辟謠”微信公眾號)
誤區 純天然成分的護膚品更安全?
真相:這是一種常見誤區。日常生活中,很多消費者選擇護膚品或化妝品時,偏愛標榜“純天然”的產品。盡管這類產品含較少人造化學物質,卻并非完全無害,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首先,所謂的“純天然”成分并不一定比合成成分更安全有效。有些天然提取物,像植物油、香料,可能引發皮膚刺激或過敏等不良反應。其次,純天然產品的生產衛生條件、添加劑使用以及產品穩定性,都會影響其安全性和效果。一些天然成分在提取儲存時可能變質,增加使用風險。相比之下,合成成分經過嚴格的測試和驗證,安全性和穩定性更容易得到保障。護膚品安全與否,關鍵在于成分質量和配方是否合理,而非成分來源或者“純天然”標簽。因此,消費者在選擇這類產品時,要仔細查看產品的成分列表和制造商提供的安全數據。(來源:“科學辟謠”微信公眾號)
通報 湖北公布3起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典型案例
詳情:近期,湖北公安機關網安部門持續開展“凈網—2025”專項工作,依法處理了一批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現公布3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2025年7月22日,王某在社交平臺發布某中學家長聚集的短視頻,并配文稱“家長們已經爆發了”,同時添加“現場直擊”等熱點話題。經查,該短視頻為王某參加學校家長會時所拍,其為博取眼球、獲得流量,將網上的一段爭吵音頻與之拼湊剪輯在一起,捏造了以上謠言,誤導大量網民,引發關注和討論,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目前,公安機關已依法對違法行為人王某予以行政處罰。
案例二:2025年7月28日,楊某在社交平臺發布“小區附近出現了人販子,直接搶了一個三歲的小孩拉上面包車”“人販子來武漢了”等謠言信息,引起大量網民關注和討論,造成當地居民恐慌。目前,公安機關已依法對違法行為人楊某予以行政處罰。
案例三:2025年7月16日,陳某在社交平臺上發文 “武漢有個工地熱死了8個工人,沒有人管嗎?”,引發大量網民關注和討論。經查,近期武漢未發生此類安全事件,陳某杜撰并發布不實信息,引發部分網民的誤解和恐慌,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目前,公安機關已依法對違法行為人陳某予以行政處罰。(來源:“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湖北網警)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
統籌:屈紹輝
策劃:董曉
文字:李亞瓊
設計:肖麗麗 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