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底撈(06862.HK)旗下全國首家社區店在北京開業。據介紹,作為全新店型,海底撈社區店通過輕量化空間布局、全品類產品組合、全時段運營模式,深度聚焦社區需求,打造了一個包括早餐、夜宵全時段、多場景的餐飲生活新空間。
記者來到海底撈社區店發現,除了傳統火鍋用餐區外,該門店設有早餐車,售賣手工現制醬肉包、茶葉蛋、粥品等;在店外區域,社區店設置了戶外露臺區和多個裝飾獨特、配備空調的“泡泡屋”等。
“在功能設計上,海底撈社區店通過室內室外各200平方米的空間,靈活設置不同的出餐和用餐空間”。該店負責人介紹,門店輻射周邊10余個社區及多所高校,能夠滿足社區鄰居、學生和上班族等多元人群的全時段用餐需求。社區店團隊基于對社區客群與消費習慣的調研,歷經數月的調研和方案打磨,最終推動項目落地。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餐飲部主任孫工賀認為,從“蘇超10元球票撬動人均300元文旅消費”這一現象級事件就能看到,服務消費已經從功能供給轉向情緒聯結,“當‘情緒價值’成為流行,社區餐飲連鎖門店正進化為城市毛細血管級的情緒供應站,社區商業的‘熟人社會’屬性,使其成為情緒價值供給的最佳載體。”
“在運營過程中,我們會不斷收集鄰居們的反饋,不斷完善產品結構和服務。預計后期會有小吃鹵味、燒烤、拌飯等多元化的品類上新,為鄰里提供更方便、豐富的用餐選擇。”該店負責人表示。
隨著消費者需求趨向多元化,餐飲企業不斷通過拓展新場景、增加新服務滿足消費者需求。自2023年以來,海底撈就開始進行精細化布局,圍繞火鍋店的核心場景,拓展了更貼近日常、更高頻的餐飲消費形態。
近期,海底撈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撈聚焦多元消費場景創新,打造特色產品場景、夜宵場景、親子互動、寵物友好等主題店型。其中,主打鮮切鮮活產品的標準版主題店已營業超過50家;截至6月底,夜宵場景主題店已改造近30家。
“餐飲一直以來都是競爭激烈但不乏機遇的行業,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下,更是考驗企業洞察消費者需求、精細化布局的時候。未來,海底撈將持續與消費者溝通,挖掘細分人群的用餐需求,用產品創新、店型創新、服務創新深入不同場景,提供更精準的用餐體驗。”海底撈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