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區林立的深圳,寶安區企業IPO為何能跑出“加速度”?
9月9日,被稱為“內地折疊自行車龍頭”的大行科工(02543.HK)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交易,上市當日盤中一度大漲近40%,截至當天收盤,該公司也錄得約14%的漲幅。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的公眾認購超額達7558倍,成為港股歷史上新的“超購王”。
記者留意到,這家來自深圳市寶安區的企業,是今年該區上市的第3家企業。今年以來,深圳上市的境內外企業共13家,寶安區占了近四分之一,且在4家A股上市企業中,來自寶安的企業占了2家。2024年,寶安區更是新增6家上市公司,居全市首位。
在強區林立的深圳,寶安區企業IPO為何能跑出“加速度”?證券時報記者在日前舉辦的寶安投融資大會上找到了背后增長的邏輯。
上市后備軍充足
上市公司的數量和質量,是衡量區域經濟發展質效的 “晴雨表”,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 “助推器”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引擎”。隨著大行科工這家港股“超購王”鳴鑼,寶安區再添一家上市公司。
記者梳理發現,近兩年寶安的上市公司數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今年以來,深圳上市的境內外企業共13家,其中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共計11家,在這11家企業中,寶安企業占了3家。深圳市寶安區企業服務中心給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寶安境內外上市公司總數達到82家,位居全市第三,其中A股上市公司64家、數量全市第二。
然而,時間回到2018年9月,當時寶安全區僅有36家上市企業。為扶持更多上市企業,彼時的寶安提出“上市公司倍增”計劃。此后,寶安全速推進各項服務舉措落地,搭建企業發展“快通道”,強化上市企業培育服務,以“培訓一批、改制一批、輔導一批、報審一批、上市一批”的力度,形成了清晰的上市企業梯隊。
盡管近兩年全球IPO活動整體放緩,寶安區卻在2024年一年新增6家上市公司,居全市首位,這背后離不開其強大的上市后備企業“資源池”。截至目前,寶安現有IPO申報及輔導備案企業45家,新三板掛牌52家,前海股交“專精特新”專板企業162家(規模居全市首位),并動態儲備擬上市后備企業800多家。
此外,據深圳市寶安區委書記舒毓民在寶安投融資大會上透露,寶安擁有27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1家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按舜螀?00多家企業中,有三成以上營收增速高于30%,部分企業深嵌在蘋果、英偉達、華為、比亞迪等龍頭企業的核心供應鏈中,在細分領域占據絕對市場。”
政策、場景、配套協同發力
逆勢IPO,企業自身的努力自不必說,來自政策、場景、產業配套等系列配套和服務,更是企業突破增長瓶頸、加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從政府企業服務來看,深圳市墾拓流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成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這樣形容寶安各級政府部門對企業的服務:“外面的人覺得深圳企業很卷,其實這里的政府部門更卷。無論多細的訴求,企業只要提出來,政府就會有回應?!?/p>
記者走訪寶安的部分企業和有關主管部門也感受到,“企業服務”在寶安是一個個“看得見、摸得著、有實效”的舉措?!拔矣∠笾杏腥挝覀兎从沉藛栴}和需求,有關部門都很快著手幫我們解決,比如我們反映的租金壓力、客戶資源對接等問題,后續都陸續得到幫助?!本劢挂豪浼夹g領域、為下游企業提供液冷解決方案的純鈞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曉偉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從城市應用場景來看,寶安清晰地認識到,對不少中小企業而言,缺的不僅僅是政策和資金,更是新技術、新產品的落地場景。為此,寶安計劃自2025年起,每年新增100 +開放場景,推出1000 +項新技術、新方案,重點圍繞智能制造、智慧城區、低空經濟三大領域打造標桿,構建真正意義上的“城市級實驗場”。
例如,寶安燕羅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園作為深圳市“工業上樓”標桿項目,開放了交通運輸、倉儲物流、安防管理、公共服務、綠色能源等五大場景,吸引酷哇科技、云創智行等企業對接合作,助力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整合。根據初步估算,這些場景賦能可直接撬動新場景應用金額超1000億元,鏈接千萬家企業。
從產業鏈配套來看,生根于寶安、后輾轉多地又回到寶安的墾拓流體對此深有體會。該公司核心業務是研發生產醫療器械與生命科學儀器中的微型微量精密流體部件,產品已應用于基因測序、血液分析等多個領域。“隨著我們公司的技術發展到一定高精密程度,對很多上游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部分加工還需要對生產設備進行改造,而寶安具備較強的高端制造基礎,能為我們提供有經驗的產業工人等一系列技術和環境配套?!眽ㄍ亓黧w董秘胡漢渝對記者表示。
事實上,在新一輪優質企業爭奪戰中,各地已紛紛鉚足干勁,主動伸出“橄欖枝”,全力招攬優質企業落戶扎根。記者與參會的多家企業交流后了解到,盡管長三角多地政府拿出極大誠意,積極爭取企業到當地落戶,但這些企業無一例外都給出“不會離開”的回應?!按_實有一些地方想挖我們過去,但這里的科創環境、產業要素、資本活躍度和人才聚集度等,都是很多地方難以替代的,我們不會離開?!瘪R曉偉說。
金融“活水”持續發力
不難發現,寶安的企業大多帶著一股“硬核”氣質。過去互聯網商業模式風靡時,它們的題材算不上“吸睛”,多數從業者只是在實驗室里、大小車間中沉心鉆研技術與產品;但在如今的硬科技時代,正是這類企業驅動寶安從制造業大區“蛻變”為制造業強區,成為深圳在國家科技創新布局中突破技術壁壘、搶占產業高地的核心“利器”。
去年7月,廣東省公示2024年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名單,深圳有100家企業上榜,位居全省榜首,僅寶安就有29家。在中國信通院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所發布的《縣域工業經濟發展報告(2024年)》中,寶安區位列“中國工業百強區”第四,其制造業企業在全深圳占比超1/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占深圳的2/5。
企業要開花結果,既離不開城市產業配套的沃土,更少不了資本活水。此次投融資大會猶如寶安打造的大型“金融超市”——在這里,寶安各規模、各行業的企業都能按需對接金融服務,輕松找到契合自身需求的“金融工具”。
聚焦智能穿戴業務的深圳市騰進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該公司在大會現場與工商銀行簽約,公司總經理盧少美對記者表示:“我們在此次活動上獲得了工商銀行授信,銀行給了我們授信額度增額、征信額度便捷化以及利率下調的支持。”
此次大會上,共有9家銀行預計為12家企業授信,5家VC/PE計劃投資12家企業。此外,在重大項目落地方面,平安資管300億元規模私募子公司、泰景宏誠100億元規模并購基金、君聯資本20億元創新人民幣四期基金、鼎暉投資10億元空天產業基金等多個重點項目也正式落地寶安。
在前來寶安“掘金”的眾多VC/PE機構中,設立于南山卻將投資孵化器落地寶安的云創投,已在此扎根長達十年。公司創始合伙人李嘉道出選擇寶安的三大原因:一是產業匹配度高,實業基礎扎實,硬科技企業儲備充足,能為資本提供豐富投資標的;二是政府支持服務精準,主動為機構與企業搭建合作橋梁;三是發展生態完備,從空間載體到政策紅利,能滿足硬科技企業孵化、成長、跨境發展的全鏈條需求,幫助機構降低投資風險、提升成功率。
此外,李嘉明顯感受到,在形成深厚產業積淀后,寶安越發重視引入金融“活水”灌溉實體經濟。此次投融資大會現場簽約的超500億元金額,或許只是一個起點,隨著各類金融資源持續流入,寶安的產業發展將獲得更強勁的動能。
校對: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