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本加倉中國資產 科技與創新藥成重點領域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金婉霞2025-09-19 07:49

9月18日,上海微盟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盟”)發布公告稱,公司獲得無極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極資本”)2億美金的認購,所得資金主要用于AI(人工智能)的投入和研發以及國際化布局。公告顯示,無極資本是一家根據香港法律注冊成立的有限公司,并設有香港及阿布扎比雙總部。

“該筆資金將用于AI在SaaS中的整合和應用、升級AI技術基礎設施以提升計算能力及存儲容量,積極推進海外業務發展等。引入專注高科技領域長期價值投資的國際長線資本,將有助于推動公司在AI領域的加碼投入和布局,從而為更多國際商家提供數智化升級產品和服務。”微盟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這是近期內又一國際資本機構“加購”中國資產的案例。據記者不完全梳理,今年8月份和9月份,新加坡主權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先后增持了基石藥業、和鉑醫藥控股有限公司;此外,摩根大通、花旗集團、摩根士丹利等也均在8月份通過港股增持了中國資產。

今年下半年,國際資本對中國資產的配置意愿也明顯增強。國際金融協會發布報告顯示,今年8月份,外國投資者向新興市場股票和債券投資組合投入448億美元,為近一年來的最高規模。其中,流入中國市場投資組合的資金合計約390億美元,占據主要部分。高盛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部數據顯示,8月份,全球對沖基金對中國的凈買入創去年9月份以來新高,對沖基金對中國的毛頭寸達到兩年來新高。

其中,科技與創新藥板塊成為外資關注重點領域。作為外資系統性配置中國資產的“第一站”,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今年下半年至9月18日,外資在港股信息科技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增加了20%;生物科技持股比例增長29%。

摩根大通中國內地/香港地區股票策略研究主管劉鳴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信息科技、醫藥領域,我們均觀察到了明顯的創新產品爆發現象。”劉鳴鏑稱,對于科技板塊而言,伴隨著AI技術的突破和AI端資本開支的增長,若企業實現較大創新突破,往往會帶來收入端的大幅增長。

浦銀安盛基金相關負責人認為,在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邊際改善、全球降息預期不斷走強的背景下,港股尤其是港股科技方向的投資價值依然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近期海外云服務廠商業績指引持續釋放樂觀信號,中國相關產業鏈公司也面臨較強的增長需求,例如光模塊、光通信、液冷等板塊的長期增長空間依然較大,同時全球互聯網大廠持續加碼算力建設,中國自身芯片產業鏈的發展趨勢也較為確定,上下游均保持較高的業績增速預期。”該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 胡青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精品 | 一区二区在线免费看 | 中文字幕特黄一级日本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不卡 | 欧美三级欧美一级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无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