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港股IPO市場持續火熱,生物醫藥、科技、消費等行業的明星企業不斷上市。同時,一些資源型企業的上市之路也在明顯加快,從黃金、有色金屬到能源礦產領域,多家企業相繼啟動香港上市流程或已實現上市。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2025年以來,已有3家資源型企業登陸港股市場,還有多家資源型企業正在等待聆訊過程中。而在9月19日,紫金黃金國際也開啟招股,預計9月29日正式在港上市,這是港股年內僅次于寧德時代的第二大IPO。
港股迎年內第二大IPO
據了解,紫金黃金國際是由總市值超6000億元的A股巨頭紫金礦業拆分而來,是紫金礦業的所有黃金礦山(除中國之外)整合而成的全球領先黃金開采公司,公司繼承了紫金礦業在低品位難采選資源勘查、開發及運營的管理競爭優勢,成為一家全球領先的市場化黃金開采公司,主要從事黃金的勘查、開采、選礦、冶煉、精煉及銷售。
招股公告顯示,本次紫金黃金國際招股價為71.59港元/股,全球發售預計募資總額為249.84億港元,募資凈額244.70億港元。募資用途為用于現有礦山的升級及建設項目;用于支付收購哈薩克斯坦Raygorodok金礦的代價;用作一般公司用途;用于公司運營的所有礦山的勘探活動。
按照這一募資規模計算,紫金黃金國際將成為2025年以來,港股市場上僅次于寧德時代的第二大IPO。此前寧德時代港股上市時,預計募資310億港元,但實際募資超過410億港元,而目前募資規模排第二名的恒瑞醫藥實際募資為113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港股市場不斷火熱,新股表現同樣不俗,尤其是近期上市的資源型企業佳鑫國際資源首日漲幅更是超過177%,這也令投資者對紫金黃金國際的上市表現充滿期待。
上市模式各有特點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2025年以來共有赤峰黃金、南山鋁業國際和佳鑫國際資源三家資源型企業在港成功上市。仔細翻閱三家的上市資料不難發現,上述三家公司的上市模式可謂是各有特點。
赤峰黃金是今年第一家以“先A后H”模式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對于赴港上市,赤峰黃金董事、總裁楊宜方此前表示:“這是我們真正成為一家國際化公司的重要里程碑,(中國香港)是一個面向國際市場的平臺,希望能夠吸引到更多國際資金參與公司的發展。當然這同時也是一個壓力,因為我們面向國際化市場的時候,就面臨更多合規要求,公司本身也要能夠跟得上國際化標準。”
南山鋁業國際則是由A股公司南山鋁業分拆而來。公開資料顯示,南山鋁業國際是一家東南亞的氧化鋁制造商,公司主要開發和采購印尼豐富的鋁土礦和煤炭資源,采用低溫拜耳法生產氧化鋁,并銷售冶金級氧化鋁。
佳鑫國際資源則是一家扎根于哈薩克斯坦的鎢礦公司,佳鑫國際資源同時是首家在香港和哈薩克斯坦的阿斯塔納國際交易所(AIX)雙重主要上市的公司。佳鑫國際資源的巴庫塔鎢礦亦是全球第四大三氧化鎢礦產資源量鎢礦(包括露天鎢礦及地下鎢礦),在單一鎢礦中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設計鎢礦產能。
多家企業排隊上市
目前,在港股已遞表的資源型新股名單中,仍有金潯股份、智匯礦業、創新國際、金巖高新、建邦高科,這5家公司均是在今年遞表。
值得注意的是,從目前尋求赴港上市的資源型企業來看,其上市目的多是為了開發國際市場或收購海外項目,因此更為國際化、投資者來源更豐富的香港資本市場成為這些企業的不二選擇。
如赤峰黃金此前則表示,赴港上市是為滿足公司業務發展的需要,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深入推進公司全球化戰略。
南山鋁業此前就曾表示,通過分拆,南山鋁業國際將借助香港資本市場融資登陸國際資本市場,獨立上市將有助于南山鋁業國際進一步深耕印尼及周邊市場業務,持續開拓印尼鋁土礦資源優勢,通過提升在東南亞區域的影響力以更好地踐行“一帶一路”建設,提升擬分拆資產的國際市場影響力以及上市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而佳鑫國際資源則指出,募集資金計劃用于支付巴庫塔鎢礦項目尾礦庫開發的資本成本和巴庫塔鎢礦項目選礦廠建立的資本支出,撥付為公司二期商業生產建立礦石分選系統,發展仲鎢酸銨產能等。
責編:葉舒筠
校對:王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