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后,美元理財要不要贖回?”隨著美聯儲降息“靴子”落地,美元相關的資產配置也引發網友熱議。
9月19日,《國際金融報》記者走訪上海多家銀行網點后獲悉,當前美元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大多維持在3.6%左右,后續預期將繼續下行。多位客戶經理提醒投資者注意投資中的匯率風險。
受訪專家指出,當前,匯率風險、利率下行風險和流動性風險是投資者重點需要考量的問題。長遠來看,構建具備韌性的多維資產組合,方能在利率中樞下移的新常態中穩健前行。
預計收益率將下行
“美元存了一年定期,到期是繼續存定期還是買美元理財?”在社交媒體上,有網友發出上述疑問。還有網友分享道,此前買入一只美元日開型理財產品,虧損了匯率也沒賺到多少收益。
9月19日,《國際金融報》記者走訪上海多家銀行網點,以投資者身份咨詢美元理財建議。一位股份行客戶經理建議,要理性看待美元理財產品,并表示目前有一些期限較短的產品在售,年化收益率在3.6%左右,但預計后續每一期(年化收益區間)可能會逐漸走低。
“從收益表現來看,最近6個月美元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在3.66%至3.7%。疊加這次降息影響,結合歷史均線來看,收益率可能在3.2%至3.4%,相較同風險等級的人民幣理財收益還是高很多。”某國有大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長期來看,與人民幣理財產品相比,美元理財產品往往擁有更加亮眼的業績表現。以工銀理財一只風險等級為PR2(中低風險)的固收類季開凈值型美元理財產品為例,該產品近1個月、近6個月及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分別為3.87%、4.04%和4.35%。
普益標準數據顯示,截至9月14日,全市場存續封閉式固收類理財產品和開放式固收類理財產品(不含現金管理類產品)的近1個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分別為1.66%和2.20%。
“美元理財收益下行其實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還是匯率問題。如果購匯和結匯的成本存在虧損,理財收益無法彌補而且這筆美元暫時沒有其他用途,還是建議謹慎結匯。”上述國有大行客戶經理建議道。
構建多維資產組合
美聯儲降息將會如何影響美元理財表現?在黑崎資本首席戰略官陳興文看來,美聯儲降息對美元銀行理財產品的影響是深遠且復雜的,背后邏輯在于降息會引發國際資本流出美國,重塑全球資產配置格局。
“從長期來看,短期理財產品雖具備流動性優勢,但隨著利差收窄,資金外流壓力可能逐漸顯現;長期債券型理財產品受益于久期溢價,價格上行帶來資本利得,而固定利率存款類產品則面臨收益率下行與再投資風險上升的雙重擠壓。這種分化反映不同產品對利率敏感度與久期敞口的差異。”陳興文進一步分析說。
排排網財富研究員隋東指出,投資者需重點關注匯率風險、利率下行風險和流動性風險。“若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理財收益可能被部分甚至全部抵消,并產生匯兌損失。與此同時,美元理財整體收益率在中長期內預計呈下降趨勢。此外,部分封閉式產品期限較長,如需提前贖回,可能面臨折價或無法退出的困境。”
美聯儲降息下,銀行理財機構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應對風險、保護投資者的權益?
“銀行及理財機構應主動優化產品結構,增加浮動利率債券、多元貨幣計價資產及跨市場配置比例,以提升抗周期能力。借鑒國際成熟經驗,可推出掛鉤通脹保值債券(TIPS)或動態對沖匯率風險的結構性產品。同時,加強投資者教育,引導其樹立長期配置理念。”陳興文建議,“在國內,結合QDII額度擴容與跨境理財通機制深化,推動境內資金有序參與全球資產配置;在國際層面,把握美元信用周期轉換窗口,布局新興市場高息資產與綠色金融標的,實現收益來源多元化。長遠來看,構建具備韌性的多維資產組合,方能在利率中樞下移的新常態中穩健前行。”
記者 李若菡
文字編輯 姚惠
版面編輯 孫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