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內地投資者來說,內地和香港股票市場無疑是大家最經常投資、也最方便投資的兩個股票市場。
由于各自上市公司構成、流動性、市場結構、歷史等方方面面的區別,內地和香港股票市場在許多方面存在區別。
由于我常年投資內地和香港市場的股票,今天,就讓我來講一講,站在內地股票交易者的位置上,香港和內地股票市場有何細節性的區別。
希望通過分析這些主要區別,能幫助內地投資者更好地理解、投資香港股票市場。
香港股票市場估值往往低
首先,香港股票市場的股票估值,往往比內地市場更低,尤其對于業務主要在中國內地的公司來說更是如此。
這種更低的估值是由多方面原因導致的,至少應該包括了以下幾點:
香港股票市場的資金流動性不如內地市場充裕;
香港股票市場上關于內地經濟發展的信息相對較少;
香港投資者普遍沒有在內地長期生活過,因此對上市公司的熟悉度相對有限;
香港市場投資者在全球的投資標的更多,因此容易對股票估值吹毛求疵,一旦市場估值略高,就容易轉投其他全球股票機會;
作為著名的全球股票市場,香港股票市場對于許多海外投資者來說,是典型的“離岸市場”。因此,一旦全球金融有風吹草動,海外投資者容易首先拋售香港市場股票。
由于香港股票市場相對更低的估值,因此內地投資者在購買香港市場股票時,需要對估值下限有一個充分的預估。
比如,內地市場往往PB(市凈率)跌破1倍就可以被稱為“低估值”,但是香港市場上正常運營的公司,被市場給予0.5倍,甚至0.3倍也比比皆是,我甚至見過0.15倍乃至0.09倍PB仍然正常運營的大型藍籌公司。
再比如,內地市場4%到5%的股息率就讓人覺得不錯,而香港市場上8%、乃至10%以上的股息率,也經??梢砸姷?。
所以,如果一個內地投資者抱著和內地股票市場一樣的估值體系,到香港市場尋找投資標的,他就很可能會吃到大虧。
香港市場股票間錯誤定價機會更少
相對于內地市場,香港市場雖然整體估值很低,但是股票之間的錯誤定價相對要少得多。
這句話可能有點難以理解,讓我舉一個例子,你就會明白我的意思。
舉例來說,內地市場有兩個業務非常類似的股票A和B,那么這兩個股票的PE的波動中位數,可能是20倍和40倍,B公司比A公司能貴上100%。
而在香港市場,業務類似的公司C和D,可能PE的波動中位數是10倍和12倍,D公司只比C公司貴20%。雖然整體估值比內地要低,但是彼此之間的差異很小。
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香港市場的投資者相對更加理性,因此在他們定價下的股票,很難在類似的兩家公司之間,出現太明顯的價差。
同時,香港市場可投資的標的也更少,更有利于投資者在不同股票之間,給出相對更加精準的定價。
對于內地投資者而言,我們會發現,在香港市場能找到的高拋低吸的機會(賣出性價比更低的股票、買入性價比更高的股票),遠遠比內地市場要少。
因此,如果估值近似,那么內地股票的價值,是要遠高于香港股票的,因為內地股票隱含了一個可以通過在不同股票之間套利交易獲利的免費期權。
香港市場在細節方面更容易讓投資者“破費”
相對內地股票市場,香港市場在許多細節方面,更容易讓投資者“破費”。
比如,香港市場的交易費用,往往比內地市場更高。同時,香港市場的股息稅,基本都比內地市場要高。
而在融資方面,當內地投資者通過港股通進行香港市場投資時,也無法使用任何融資,但在內地市場則可以享受融資融券帶來的投資加成。(當然,融資融券是一把雙刃劍,一旦用到相對較大的比例,就很容易給投資者帶來難以恢復的損失。)
所以,總體來說,香港市場在細節方面,更容易讓投資者“破費”。不過好消息是,對于波動巨大的股票投資來說,這些細節并不算特別重要。
香港市場存在許多內地投資者不熟悉的資本事件
相比于內地資本市場,香港市場上各種資本事件更多。對于不少內地投資者、甚至是專業內地投資者來說,這些資本事件都是比較陌生的。一旦判斷錯誤,很可能會蒙受不必要的損失。
比如,當上市公司進行“以股代息”時,如果期間股價上漲,那么忘記參與就可能蒙受損失;
上市公司私有化可能在瞬間改變股票價格,也改變之前抄底、準備實現價值發現的投資者的計劃;
當上市公司進行低價增發股票時,可能迅速攤薄投資者的權益;
由于股票市場沒有漲跌停限制,香港市場的股票偶爾會出現日內百分之幾百的上漲、或者百分之七八十、乃至八九十的下跌。對于習慣了漲跌停制度的內地投資者,可謂驚濤駭浪。
總結來說,以上就是我所理解的,香港股票市場和內地股票市場在比較細節的交易層面上的四點主要區別:
香港股票市場估值往往低;
香港市場股票間錯誤定價機會更少;
香港市場在細節方面更容易讓投資者“破費”;
香港市場存在許多內地投資者不熟悉的資本事件。
對于涉足香港的內地投資者來說,我們一定要對以上的四點區別有所了解,盡可能地利用這四點區別進行趨利避害,以期在香港和內地股票市場中,選擇更具投資價值的投資機會。
作者:陳嘉禾 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資官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