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
近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2024中國企業500強”名單。入圍門檻實現22連升,達473.81億元,同比提升3.83億元。其中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企業數量為253家,占比超過50%。國家電網以3.86萬億元營收排名第一;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營收3.04萬億元排名第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排名第三,營收為2.99萬億元。有16家企業營業收入超過了1萬億元。
從經營效益來看,2024中國企業500強實現凈利潤4.51萬億元,同比增長5.01%;500強營收規模也邁上新臺階,共實現營業收入110.07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58%。
與大眾“體感”一樣,房地產景氣度繼續下行,先進制造業及現代服務業逐漸“扛大旗”。2024中國企業500強中,新能源設備制造、動力和儲能電池、通信設備及計算機制造、半導體及面板制造等企業入圍數量達到31家,過去5年增加18家。互聯網及信息技術服務、金融、物流及供應鏈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快速崛起,入圍數量達到162家,過去5年增加28家。
從最新的中國企業500強名單看,企業所處的行業結構持續優化,側面證明我國經濟新動能不斷壯大、新舊動能持續轉換。名單也體現出我國制造業、服務業和其他行業企業發展齊頭并進的態勢,發展的協調性有所增強。500強中制造業、服務業和其他行業對營收總額增長的貢獻分別為52.19%、46.14%和1.67%。
再看中國企業500強名單的延伸,便是2024世界500強我國內地企業入圍125家(含港臺企業,則共有133家),位居第二,汽車及零部件、互聯網企業表現亮眼,名單名次大幅提升。在營業收入方面,我國內地企業有14家在其行業中排名全球首位。凈利潤方面,我國企業在其行業排名前三位的合計數量26家,比上年增加4家。從近5年變化趨勢來看,在世界500強企業中,中美兩國企業入圍數量大致相當,說明在世界500強中,中國企業已經占有重要地位,這些“領頭羊”將引領中國企業邁出國際化的堅實步伐,也為自己贏得了更為廣闊的戰略深度和維度,發展也能具備更強的韌性。在世界經濟的舞臺上,永遠少不了中國企業的身影,而且優秀的中國企業也必將越來越多。
中國企業500強名單的另外一種延伸,便是地域經濟的發展榜單。2024中國企業500強分布最多的5個省份依次是北京、山東、廣東、浙江和江蘇。其中山東、廣東、浙江3個省份所屬500強數量差距不大,均為50余家,說明這幾個省份聚焦高質量發展的成果。此外,大眾關注的要點還在于國有與民營企業的構成比例,中國500強上榜企業中,國有企業256家,民營企業244家,與上年情況一致。進一步說明近幾年中國企業500強的所有制結構波動幅度收窄,所有制結構趨于穩定。其中京東和平安保險集團更是一舉超越中國移動這樣的央企,成為萬億俱樂部的成員。但民營企業的總體規模和實力當前仍然薄弱,在技術設備、管理水平、人員素質、戰略規劃、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與國外企業,尤其是一些跨國集團相比,還是存在不小差距,能取得這樣的成就,殊為不易。
當然,比起這些在榜企業的風光,我們可能還需要關注那些從中國500強名單中消失的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培育一個頭部企業需要幾十年的不懈努力,而一旦垮塌,背后可能就是成千上萬員工及其所在家庭的焦慮,這些企業為何會倒在這個變革的時代,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背景,有個因也有共性,無疑都值得思考。
本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