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失速!在華市場慘遭新勢力+茶飲雙頭絞殺,或賣股權翻身,抄底機會還是增長陷阱?| 原創
來源:新財富雜志作者:鮑有斌2025-07-04 18:50

在中國咖啡市場2023至2028年復合年增長率達到20.4%的預期下,瑞幸咖啡、庫迪咖啡大舉攻城略地,蠶食了星巴克中國的市場份額。最近,市場傳出星巴克中國擬引進投資者,高瓴、華潤等成為緋聞對象的消息。

2017年8月,中信聯手凱雷投資麥當勞中國之后,后者開店節奏陡然加快;2016年開始,百勝中國被分拆獨立發展,如今門店早已過萬家,業績成長性優于母公司百勝。

無論麥當勞還是肯德基的母公司百勝,中國區業績在股權變更后都有更快增長,星巴克中國將會效仿哪一種模式呢?

來源:新財富雜志(ID:xcfplus)

作者:鮑有斌

26歲的星巴克中國,迎來了戰略轉折的時間窗口。

種種跡象顯示,星巴克(SBUX.O)正尋求為中國業務引進戰略投資者,以扭轉其基本停止增長的業績曲線。

據報道,星巴克中國區近日舉行的管理層反向路演中,高瓴對入股星巴克中國表示了較大興趣。市場傳聞提及的其他潛在投資者還包括KKR、方源資本、太盟投資、凱雷投資、中信資本旗下信宸資本等老牌PE,以及華潤、美團等產業資本。

交易能否完成,價格是重要因素。據稱,星巴克中國的估值約為50億美元至60億美元。

根據Wind數據,截至2024年9月末的最近一個完整財年,星巴克實現營收2536億元,凈利潤264億元,其中,星巴克中國實現210億元營收,貢獻為8.3%。

截至6月30日,星巴克總市值為1041億美元,若星巴克中國作價55億美元(合400億元人民幣左右),則相對星巴克總市值的占比約為5.3%,較收入占比少3個百分點。

參考星巴克2024財年的凈利率10.4%來看,中國區業務的凈利率如果與母公司一致,則凈利潤規模約為21億元,對應400億元估值,市盈率不到20倍,明顯低于星巴克當前超過33倍的市盈率。

換句話說,對標星巴克的整體估值,其中國區業務的估值或在600億元(合84億美元)以上。

市場消息指出,星巴克中國引進投資者的交易或在2026年內完成,星巴克仍有時間改善中國區的經營業績,獲得一個不錯的成交價。

此外,近期又有消息稱,通用磨坊可能尋求以數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其在中國的哈根達斯門店,目前已與一位顧問攜手,或在今年啟動對該資產的處置流程。越來越多外資消費品牌,開啟本土化征程。

01

戰略失當,在華市場遭競爭對手蠶食

星巴克是一家公眾企業,至2025年3月31日,先鋒集團(The Vanguard Group)、貝萊德集團(BlackRock)、Capital World Investors分別持有其9.5%、6.93%、6.65%的股權,其余股東持股都低于5%。管理層在星巴克的發展決策中起著關鍵作用。

星巴克原CEO拉克斯曼·納拉西姆漢(Laxman Narasimhan)于2023年3月至2024年8月期間任職,前后管理星巴克一年半。2023財年,星巴克營收凈利潤都是兩位數增長,表現尚可。

2024財年,星巴克收入除了一季度增長8.2%外,其余三個季度都在下滑,全年收入只增長0.56%,凈利潤則下滑8.8%。

業績疲軟對股價的影響顯而易見。2022年至2024年,星巴克股價三連跌,分別下滑13.2%、1.2%、2.5%,累計下跌16.4%,跑輸大盤。同期,道瓊斯指數上漲17.1%,標普500漲23.2%。

星巴克的主要股東是大型投資機構,也是財務投資者,因此選擇火線換帥。

2024年9月,布萊恩·尼科爾(Brian Niccol)走馬上任,擔任星巴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布萊恩掌舵墨西哥燒烤品牌Chipotle(CMG.N)期間,該公司收入從2018年的334億元增加至2024年的813億元,增長143%;凈利潤從12.1億元增加至110.3億元,增加811%;股價2022年至2024年大漲72%。因此,布萊恩被星巴克股東寄予厚望。

美國是星巴克的最大市場,營收貢獻接近3/4,2024財年收入1872億元,下滑1.2%。

星巴克1999年進入中國,26年過去,中國成長為其全球第二大市場,2024財年完成收入211億元,同比下降4.7%,拖累其整體表現。

另一邊廂,是中國咖啡市場仍在強勁增長。

根據灼識咨詢數據,2023年到2028年,中國現磨咖啡消費滲透率預計將從9.4%增長到18.3%,人均年消費量將從6杯提升到13杯。這驅動現磨咖啡店總體市場規模從2023年的1515億元增長至2028年的3836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20.4%。

然而,星巴克不僅未能從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分羹更多,原有地盤也被對手蠶食。布萊恩新官上任,拿中國市場作為試驗田,引進戰略投資者,應旨在推動這一業務重拾增長。

2024年底,星巴克就曝出中國區業務可能會調整的消息。星巴克彼時回應稱,公司致力于中國區業務的發展和合作伙伴關系維護,努力尋找最佳的發展道路。這一回應既沒有否認,也沒有承認。

不過,2025年6月中旬,布萊恩在接受采訪時放風稱,星巴克正探索出售中國業務部分股權,吸引外部投資者并恢復其在華增長,很多投資人對此感興趣。至此,包括高瓴資本、凱雷、中信資本等多家實力雄厚的機構成為緋聞對象。

02

咖啡、茶飲新銳沖擊星巴克版圖

瑞幸咖啡、庫迪咖啡等新銳迅速崛起,加之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茶飲品牌涉足咖啡賽道,沖擊了星巴克中國的市場地位。

瑞幸咖啡成立于2017年,2019年5月登陸納斯達克,后因財務造假于2020年6月退市。此后,更換了管理層的瑞幸咖啡,市場拓展進入快車道。至2024年末,瑞幸咖啡門店數量超過2.2萬家,全年凈增加6000多家。

更晚成立的庫迪咖啡,由原瑞幸咖啡創始團隊成員陸正耀、錢治亞領銜,于2022年創立,對瑞幸咖啡的打法輕車熟路。2023年末,庫迪咖啡門店數量超過6800家。

根據灼識咨詢數據,2023年,瑞幸咖啡以19億杯出杯量,位列中國現磨咖啡品牌第一,占據31.7%市場份額;星巴克出杯量5億杯,市場份額為8.3%,位列第二;庫迪咖啡出杯量4億杯,市場份額為6.7%,位列第三。

2023年末,星巴克中國區門店數量為6975家,至2024年末為7685家,凈增大約690家。瑞幸咖啡門店2023年末約為1.6萬家,2024年內增加6000余家。庫迪咖啡2024年內增加4000余家。

如果各方保持這一增速,瑞幸咖啡接下來依舊會坐穩市場第一,與星巴克中國的出杯量差距也將繼續擴大;與此同時,庫迪咖啡的出杯量大概率要超越星巴克,其可望由此成為市場第二。

銷量增長反映在收入上,是瑞幸咖啡2022年至2024年營收從133億元增加至345億元,增長159%,凈利潤從4.9億元增加至29.3億元,增長近5倍。

同一時段,星巴克中國的營收規模從214億元小幅下滑至211億元,增幅也出現了波動,2023年增長3.6%,2024年下滑4.7%。相對瑞幸咖啡,星巴克中國營收2022年還具備壓倒性優勢,到2023年境況逆轉,2024年則已比瑞幸少了134億元。

星巴克在中國的業務不僅受到咖啡連鎖品牌的沖擊,還有新勢力的挑戰,尤其是茶飲巨頭紛紛爭搶生意。

蜜雪冰城旗下品牌“幸運咖”,2023年出杯量達到2億杯,位列市場第四,大約是星巴克中國區銷量的一半,其門店規模2024年還在持續擴大。

號稱要“像素級復制”星巴克的霸王茶姬,最核心的茶拿鐵品類有原葉茶拿鐵、極萃茶拿鐵、雪頂茶拿鐵三條產品線,分別對標星巴克的拿鐵、美式和卡布奇諾咖啡,其定價在15元至24元區間,比星巴克要便宜一半,也分流了一部分客戶。

盡管面臨競爭,星巴克中國仍有強大實力,如果能引進掌握豐富資源的投資者,開始新一輪大擴張,奪回失去的市場不是沒有可能。

03

老牌PE和產業資本,誰能勝出

海外餐飲巨頭出售中國業務,并非沒有先例。星巴克中國要引入投資者,百勝餐飲(YUM.N)、麥當勞(MCD.N)的做法都可參考。

2017年,麥當勞出讓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80%的股權,中信資本聯手凱雷出資20.8億美元,分別獲得其中52%和28%的股權。隨后,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更名為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簡稱“金拱門”),中信資本成為其控股股東,麥當勞全球則為少數股東,持股20%。

2023年,凱雷退出金拱門,其股權全部由麥當勞全球回購,作價18億美元。投資金拱門大約6年時間,凱雷的投資收益達到12.2億美元,收益率達到212%,年化收益率為35%,這是一筆相當不錯的投資。根據企查查資料,目前金拱門的股權結構為,麥當勞全球持股48%,中信資本持股52%。

新資金注入,尤其是中信集團資源的加持下,金拱門的門店數量從2017年的2500家增加到2024年末的6800家,凈增1.7倍,其計劃到2028年底開出1萬家門店。

凱雷與中信資本如果再次聯手投資星巴克中國,也屬輕車熟路。不過,若星巴克僅出售少部分股權,中信資本只做小股東,能否全力以赴輸出資源,尚未可知。

另一央企華潤集團,通過旗下華潤創業全資持有太平洋咖啡,擁有咖啡業投資管理經驗,其旗下運營的萬象城也能提供物業保證,當屬有力的競爭者。

此外,美團旗下的產業基金美團龍珠,近年持續在飲品賽道布局,投資了蜜雪冰城、古茗、喜茶、Manner咖啡等。若美團龍珠入股,有助于星巴克獲得網絡最廣的外賣平臺支持,增加線上訂單。

另一個潛在的買家高瓴,從一級市場到二級市場,投資甚為活躍。今年5月,高瓴完成180億美元募資,計劃將100億美元用于收購,資金充足。其在A股投資百億元以上的企業至少有三家,包括格力電器、寧德時代和隆基綠能。

2020年7月,高瓴以百億元參加寧德時代定增發行,每股投資價為161元。此后,寧德時代股價持續上漲,至2021年末曾達到692元/股,高瓴從2021年二季度開始逐步減持,至2023年二季度時退出前十大股東行列,這筆投資斬獲百億元級收益。

2022年6月,寧德時代再次定增,高瓴出資30億元,以410元/股認購732萬股。寧德時代在2023年3月每股轉增0.8股,但其股價波動較大,一度跌至150元/股,后反彈至250元/股,如果高瓴一直持有,則至今大約能保本。

高瓴對隆基綠能的投資,屬于高位接盤。2020年12月,隆基綠能原實控人之一李春安將公司6%的股份(計2.263億股)以70元/股轉讓給高瓴,總作價超過158億元。隆基綠能股價在到達125元/股后一路下跌,高瓴2023年先減持后增持,目前還持股5.5%,最新持股市值60億元左右,和總持股成本136億元相比,虧損76億元。

投資格力電器,是高瓴在A股的最大手筆。2019年10月,高瓴以大約400億元,受讓格力集團持有的格力電器15%股權,最新持股市值384億元,賬面浮虧不多。格力電器分紅力度較大,按照持股比例計算,高瓴2020年至2024年可獲分紅金額超過120億元,但是若扣除每年5%左右的資金成本,則獲益寥寥。

高瓴是老牌PE,在國內消費、零售賽道投資的企業較多,包括藍月亮、良品鋪子、名創優品、喜茶、皮爺咖啡、完美日記、蜜雪冰城等龍頭公司,在互聯網巨頭中曾投資過美團和京東,其整合資源的能力不輸中信資本。

高瓴既可以做小股東,享受財務投資收益,也可以做大股東親自下場,使其在投資星巴克中國時有更多選擇。

04

百勝中國故事能否復制?

星巴克中國引入投資者,還有百勝中國(09987.HK/YUMC.N)的案例可以參照。

2016年11月,百勝餐飲(YUM.N)分拆百勝中國在紐交所上市。2020年9月,百勝中國在香港聯交所完成二次上市。

據百勝中國港股上市時的招股書披露,其2016年美股IPO時,春華資本和螞蟻金服分別出資4.1億美元、5000萬美元,以24.03美元/股的價格認購1706萬股、208萬股。2016年11月開始,春華資本創始人胡祖六,一直擔任百勝中國的獨立董事兼董事長。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末,JP Morgan Chase & Co(摩根大通)和Pollos Investment(普洛斯)分別持有百勝中國11.85%、3.18%股份,為其第一和第二大股東。胡祖六個人直接持有百勝中國約7萬股,并管理普洛斯所持股權。

“單飛”的百勝中國實施管理層持股計劃,良好的激勵措施下,百勝中國發展比母公司更快。

2022年末,百勝中國門店數量約為1.29萬家,2024年末達到1.64萬家,其營收從2022年的666億元增加至2024年的813億元,增幅為22%;凈利潤從30.8億元增加至65.5億元,實現翻倍。

反觀百勝餐飲,同一時期內收入從477億元增加至543億元,增幅為14%;凈利潤從92.3億元增加至106.8億元,增長16%,規模和增幅都落后于百勝中國。

此外,同為本土化標桿,百勝中國如今的門店數量也比金拱門多一倍左右,顯得更為進取。星巴克中國未來能否復制百勝中國的故事?

目前來看,盡管外部投資機構還在引入路上,星巴克中國的運營調整已在同步進行。

在產品定價上,6月10日,星巴克中國的星冰樂、冰搖茶、茶拿鐵三大系列共10款產品集體降價,以大杯規格計算,消費者平均每杯能省5元。這是星巴克入華后首次直接下調產品價格,打破了其以往僅通過優惠券和平臺補貼的“曲線降價”模式。

在營銷策略上,星巴克聯名史努比、潮牌服飾STAYREAL等品牌,在飲品、周邊商品與主題店方面跨界創新,將產品推向更多年齡層的消費者。

在組織人事上,星巴克中國區首次設立首席增長官,并任命曾有阿里巴巴工作經歷的楊振擔任該職務。目前,星巴克中國區首席執行官劉文娟向星巴克首席運營官邁克·格拉姆斯(Mike Grams)匯報,該職位或可直接向首席執行官布萊恩匯報,以縮短決策鏈條。

2025財年第二季度,星巴克中國營業收入回升,同比增長5%至7.4億美元。

星巴克有全球最大的咖啡門店規模,在白領中大受歡迎的品牌調性,這些都讓星巴克在出讓中國區股權過程中,有更多議價優勢。

如果星巴克僅出讓中國業務的少數股權,則仍可分享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收益;如果出讓多數股權,僅做小股東,則可能書寫的是金拱門故事;如果徹底放飛,星巴克中國區完全分拆,或可能成為下一個百勝中國。至少從門店規模看,百勝中國的故事似乎更吸引人,星巴克會如何決策呢?

本文所提及的任何資訊和信息,僅為作者個人觀點表達或對于具體事件的陳述,不構成推薦及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承擔據此進行投資所產生的風險及后果。

責任編輯: 高蕊琦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新財富雜志

《新財富》雜志于2001年3月創刊,專注資本市場深耕細作,“最佳分析師”“最佳董秘”“500創富榜”“最佳上市公司”“最佳投行”等權威專業評選和《德隆系》《明天帝國》《收割者》等經典研究案例影響深遠。

新財富雜志社旗下主要新媒體平臺包括:新財富雜志微博、新財富雜志公眾號、新財富雜志視頻號。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彩田路7006號深科技城A座43層

媒體合作與新聞職業操守舉報
郵箱:xcf@stcn.com
微信:xincaifuzazhi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中文 | 日本亚洲色欧美 | 制服丝袜国产中文精品 | 综合在线精品专区 | 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丁香五月 |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