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一,美國三大股指全線下挫逾1%,衡量市場波動性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恐慌指數VIX一度跳漲近6%,標普500指數和納指脫離歷史高位。
當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了新一輪對等關稅決定。受此影響,相關國家匯市波動劇烈。若新一輪極限施壓再次上演,市場接下來將如何表現?
投資者情緒緊張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7日表示,將從8月1日起分別對來自日本和韓國的進口產品征收25%的關稅。對所有哈薩克斯坦和馬來西亞的輸美產品征收25%的關稅,對所有南非輸美產品征收30%關稅,對所有老撾和緬甸的輸美產品征收40%關稅。受此影響,非美貨幣普遍走弱,日元、韓元匯率跳水超1%。
過去三個月,美國政府與主要貿易伙伴的談判進程雖有進展,但并非一路坦途。上周,特朗普宣布與越南達成協議,并暗示與印度接近達成共識。然而,美國與日本的談判似乎遇到了障礙。值得一提的是,歐盟和日本貿易代表直到上周末依然在與美國就協議展開磋商。
新一輪對等關稅與之前一樣,新稅率也不是立即執行。美國財長貝森特上周末表示,4月宣布的關稅將于8月1日對尚未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生效。如果談判沒有進展,關稅將回升至4月2日宣布的更高水平。
BMO資本市場經濟學家林根(Ian Lyngen)認為,過去幾個月美國政府的種種舉措給人留下的印象是,這只是談判過程中的“又一種策略”。
摩根士丹利美國經濟學家卡朋特(Seth Carpenter)指出:“短期內的‘協議’范圍有限,仍有許多問題懸而未決。真正能降低貿易不確定性的全面協議將需要更長時間來敲定,并需明確各項調查和法律挑戰。”
4月以來,美股投資者已從對關稅的恐慌陰霾走出,納指和標普重回歷史新高。在一段劇烈的政策變化期間,企業盈利和美國經濟的表現好于許多人的預期。 但大部分反彈是由零售市場參與者和企業股票回購推動的,德意志銀行發現,盡管標普500指數創下新高,但市場整體股票頭寸遠低于2月份的水平。
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沙萊特(Lisa Shalett)表示:“這無疑是一次更具投機性的反彈。”她說:“我認為, 散戶比機構更多地推動了這一趨勢。機構的定位實際上只是平均水平。”
德意志銀行策略師薩特(Parag Thatte)表示,投資者現在對增加股票敞口的謹慎態度讓人想起他們在2020年3月疫情市場下跌后的行為,當時股票配置的恢復速度比主要市場指數慢。“這確實意味著風險敞口有繼續上升的空間,這對股市來說是積極的。”
除了貿易談判外,美股投資者還將密切關注未來幾周的經濟數據,尤其是通脹數據和第二季度財報季,以尋找美國經濟健康狀況和美聯儲利率前景的線索。沙萊特表示:“我們正處于一個關鍵時刻,機構將不得不作出決定,是否相信反彈能走更遠。”
美聯儲降息再添變數
穩定的就業市場讓美聯儲7月降息的希望破滅。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上周五發布的最新數據,6月份美國經濟增加了14.7萬個工作崗位,明顯好于預期,而失業率則降至4.1%。如今,關稅陰影再次回歸,讓等待關稅對物價影響的美聯儲有了更多觀察時間。
此前公布的5月美國通脹指標已經小幅反彈。華爾街普遍認為,隨著提前囤積的庫存消耗完畢,關稅對物價的影響將開始逐步顯現。
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學家施瓦茨(Bob Schwartz)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有效關稅率有所上升,今年剩余時間關稅風險向上傾斜。如今就業足夠強勁,使美聯儲能夠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保持政策不變。他預計,關稅的通脹影響將在第四季度達到峰值,使美聯儲可能要到12月開始降息。
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市場將首次下調利率的時間窗口進一步推遲到了四季度,10月降息概率接近80%,全年政策空間約為42個基點。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CFTC)檢測平臺Kalshi稱,今年美聯儲降息2次的概率只有37%。
機構Nationwide Financial首席經濟學家博斯特揚基奇表示,未來兩個月將有大量數據影響美聯儲的決定。背后的關鍵因素是勞動力市場將走弱,但美聯儲官員面臨的問題是,通脹可能同時上升。
美國銀行經濟學家布哈維(Aditya Bhave)略顯謹慎,他認為美國經濟依然很穩健。他重申了此前的基本觀點,即美聯儲今年不會降息,特別是如果經濟保持穩定,通脹趨勢上升,未來幾個月可能達到3%。
這可能使權益市場重新陷入困境。在過去的幾周里,交易員們已經將所謂“金發姑娘”經濟納入了定價——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就業增長不錯,通脹也保持溫和,這樣美聯儲也可以選擇降息。但布哈維反駁了這一想法,“我們一直認為這種情況最不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