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眾多基金經理“曬”出了個人基金實盤。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在天天基金等平臺上,投資者可以查看部分基金經理的基金實盤信息,不僅能看到基金經理持有的詳細基金資產,還能查看其加倉等操作記錄。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有上銀基金、永贏基金、海富通基金、鑫元基金等公司旗下基金經理在天天基金平臺公開了個人實盤。此外,在螞蟻理財平臺,國泰基金、易方達基金、國金基金、德邦基金等公司旗下基金經理也公開了個人實盤。從收益表現來看,大部分基金經理的基金持倉組合都實現了正收益。
受訪者向記者表示,基金經理“曬”實盤背后有多重意義,不僅能加深基民對基金經理的信任,消除信息差,還能引導投資者建立長期價值投資的理念。不過,展示實盤業績對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也是一種挑戰。
多位基金經理展示實盤
今年以來,一些基金經理在天天基金等平臺“曬”出了個人基金實盤,即對外展示個人的基金持倉組合。
天天基金平臺顯示,目前已公開實盤的基金經理包括但不限于上銀基金的陳博、永贏基金的任桀、海富通基金的紀君凱、鑫元基金的劉俊文等。
其中,劉俊文于4月公開的“防守反擊贏”組合,全倉持有個人管理的基金鑫元價值精選,最新資產規模達112萬元。截至7月4日,盡管該組合的收益率為-0.24%,但劉俊文曾在上個月大舉加倉該基金30萬元。劉俊文在6月給出的解釋是,這不是自己第一次自購操作,源自信念而非盲目的沖動。“真正優秀的資產不會長期被市場低估,短期非理性的拋壓恰恰創造買入窗口”。
上銀基金的陳博設立了“左手紅利 右手科技”的基金組合,近70%的倉位配置上銀未來生活A,近30%倉位配置上銀鑫達,這兩只基金均由其本人管理。截至7月4日,該組合收益率為7.04%,總資產規模為15.83萬元。
永贏基金的任桀全倉配置了其本人管理的永贏科技智選C。截至7月4日,該組合收益率為55.08%,總資產規模為20.36萬元。截至7月7日,任桀于本月7日和1日對該組合各進行了1000元的加倉。
海富通基金的紀君凱設立了“財富自由之路”的基金組合,62.3%的倉位配置海富通中證港股通科技ETF聯接A,37.7%的倉位配置海富通中證A100指數C。截至7月4日,該組合收益率為1.42%,總資產規模為4.88萬元。
上述多位基金經理公開持倉組合的時間集中在4至6月。某公募業內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基金經理曬實盤”是天天基金平臺今年以來重點推廣的運營活動,邀請了多家基金公司參與,旨在推動產品營銷、拉近基金經理與投資者的距離,本活動及功能在支付寶螞蟻財富號也有同款。
記者在螞蟻理財社區發現,國泰基金、易方達基金、國金基金、德邦基金等公司旗下基金經理展示了個人實盤。
比如,國金基金的姚加紅實盤規模達383.27萬元,是目前已公開的最大規模,持倉組合為其管理的國金量化多因子A和國金量化多策略A。截至7月4日,這兩只基金的持有收益率均超過25%。
對于量化基金的超額收益,姚加紅解釋稱:“A股市場存在著比較大的alpha挖掘空間。而beta的短期波動很容易成為投資者交易過程中的擾動項,造成非理性定價。”姚加紅表示,量化產品更適合長期關注,如果確實對入場點位比較在意,定投或是值得考慮的方式。
國泰基金的梁杏實盤規模達121.76萬元,其持倉組合包含9只指數基金,均屬于國泰基金旗下,組合中最高1只基金的持有收益率超過28%。
德邦基金的雷濤實盤規模達150.24萬元,其持倉組合包含10只基金,且均為主動管理類基金,其中德邦半導體產業A的倉位最重,持有該基金資產規模達95.45萬元。截至7月4日,組合中有2只基金的持有收益率超過30%。
此外,易方達基金的成曦實盤規模達19.14萬元,全倉持有易方達科創50聯接A。
提升投資素養
從上述基金經理公開的基金實盤來看,持有個人管理的基金居多。對此,一位公募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基金經理向投資者展示自己的個人實盤,其實是在展現對產品的信心。而分享操作記錄給投資者看,主要是想體現與持有人利益綁定。
上銀基金相關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基金經理陳博“曬”實盤的意義主要有三點:
一是持倉透明、操作透明,能夠極大拉近基金經理與投資者間的距離,一定程度上消除信息差,加深基民對基金經理的信任,但與此同時對基金經理的個人投資能力也是挑戰。
二是展示基金經理投資思路和投資策略的方式,一般而言持倉都較為長期,能夠很好地起到向廣大投資者傳遞“長期投資、理性投資”理念的作用。
三是有“跟投”功能,投資者基于對基金經理實盤收益、策略等的認可,可以一鍵跟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營銷效率。
上述人士還表示,未來不排除公司其他基金經理參與“曬實盤”。
“實盤組合可視為動態投資案例庫,投資者可系統學習資產配置策略、個股選擇標準等專業投資方法,切實提升投資素養。”排排網財富公募產品經理朱潤康向記者表示。
不過,朱潤康認為,基金經理公開自管基金組合也面臨多重壓力。“從投資者層面看,實盤業績與個人收益直接掛鉤,若表現不及預期容易引發大規模贖回,形成較大的資金管理壓力。此外,行業內的激烈競爭促使基金經理不得不持續關注業績排名,這種同業比較壓力客觀上鞭策其不斷提升投資組合的業績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