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將通過新舉措終止“綠色能源”補貼。與此同時,美國能源部警告美國能源體系存在隱患,至2030年,停電次數或激增100倍。
當地時間7月7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計劃逐步取消對風能、太陽能發電場等綠色能源的聯邦補貼,理由是可再生能源存在不可靠、成本高昂等問題,且依賴由外國控制的供應鏈。
行政令指出:“長期以來,聯邦政府一直迫使美國納稅人補貼風能、太陽能等成本高昂且不可靠的能源。這類項目的激增,排擠了價格低廉、穩定可靠且可調度的國內能源,損害了電網穩定,還破壞了國家的自然景觀之美。”
倒行逆施
行政令強調清潔能源在多個方面對國家造成危害,并指出,“對所謂‘綠色’補貼的依賴,使美國受制于外國對手控制的供應鏈,從而威脅到國家安全。終止向不可靠能源提供巨額納稅人補貼,對實現能源主導地位、保障國家安全、促進經濟增長以及維護國家財政健康至關重要。”
在執行方面,該行政令要求美國財政部嚴格執行對風能和太陽能項目稅收抵免的逐步取消政策,這一政策源自7月3日在國會通過、4日由特朗普簽署生效的“大而美”法案。
根據該法案,若可再生能源項目尚未開工,其稅收抵免將自2026年被有效終止;2026年后開工的風能和太陽能項目,則必須在2027年底前投入使用,方可享受相關優惠。而根據此前的法律,項目開發商原本可在2032年前享受30%的稅收抵免。此次行政令計劃終止所有尚未開展的可再生能源項目。
此外,該行政令還要求內政部立刻采取行動,審查本部法規、指南等,判斷是否存在對風能和太陽能設施的優惠待遇,若有則依法修訂,消除此類偏袒。
在行政令正式頒布后的45天內,美國財政部與內政部需向白宮提交報告,詳細說明已采取的具體措施。
特朗普稱,美國的政策是“迅速消除所謂‘綠色’能源補貼給納稅人帶來的市場扭曲和成本負擔”。
該行政令引發美國猶他州清潔能源組織(Utah Clean Energy)首席執行官薩拉?賴特(Sarah Wright)的譴責。薩拉?賴特表示,“這完全是倒行逆施。全球能源市場正大力投資新能源以滿足激增的能源需求,而這項行政令卻試圖將美國束縛在過去。投資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和儲能等可再生能源是確保美國擁有可靠、廉價、充足能源的直接途徑。”
電力危機
就在該行政令簽署當天,美國能源部發布了一份關于國家電網可靠性與安全性的評估報告,直指當前能源供應體系存在嚴重缺陷,將在未來數年面臨系統性風險。
報告指出,當前美國的能源發展路徑已難以為繼。能源部分析顯示,若現有發電設施退役計劃與新增容量規劃保持不變,大多數地區將在五年內遭遇難以接受的可靠性危機:國家電網將無法滿足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制造業及工業化進程的預期電力需求,同時也將難以維持美國民眾的低生活成本。
更嚴峻的是,隨著預計用電負荷的持續增長,停電風險將被大幅推高。報告預測,到2030年,發電設施退役將使停電風險較當前激增100倍。具體而言,若允許104吉瓦的穩定發電容量在2030年前退役且未得到及時替換,一旦遭遇不利于風能、太陽能發電的天氣條件,可能會導致停電。模型數據顯示,屆時年均停電時長將從目前的個位數飆升至800小時以上。
美國能源部長克里斯?賴特(Chris Wright)指出,“未來幾年,美國的再工業化和人工智能競賽將需要大量全天候、可靠且不間斷的電力供應。若要保證燈火通明、贏得人工智能競賽、防止電價飆升,美國就必須釋放本國的能源潛力。”
此外,報告進一步揭示,計劃新增的發電容量難以填補缺口,電網可靠性面臨風險。盡管到2030年,104吉瓦的退役容量將由209吉瓦的新增容量替代,但其中僅22吉瓦來自穩定的基荷發電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模型顯示,即便假設美國所有現有發電設施均不退役,全美多個地區的停電風險仍將增加30多倍。這意味著僅靠待審批的新增項目,根本無法彌補可靠電力容量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