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A股市場震蕩,三大指數全線下跌,但個股表現活躍,整個A股市場超3200只股票上漲,逾60只股票漲停。社會服務、汽車、醫藥生物等行業板塊領漲市場,仿制藥、稀土、人形機器人等板塊表現活躍。市場成交額為1.46萬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縮量。
結構性行情繼續演繹,業績漸漸受到市場關注,一批中報業績預喜的股票走勢搶眼。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6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稿時,共有152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中報業績預告,從凈利潤增幅上限來看,近六成上市公司中報業績預告向好。華宏科技等多只中報業績預增股票股價大漲。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中報預告陸續披露、夏季高溫季節來臨,業績和季節性對于行情結構的影響顯著提升,指數進一步沖高還需成交量的配合,短期市場或存在盤整需求。無風險利率的降低等因素是市場中長期上行的驅動力量。
小微盤股走勢強于大盤股
7月16日,上證指數盤中一度跌破3500點。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下跌0.03%、0.22%、0.22%,科創50指數、北證50指數分別上漲0.14%、0.27%,上證指數報收3503.78點,創業板指報收2230.19點。
大小盤股票走勢分化,大盤股集中的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分別下跌0.23%、0.30%,小微盤股集中的中證1000指數、中證2000指數、萬得微盤股指數分別上漲0.30%、0.64%、1.10%,小微盤股走勢強于大盤股。
當日A股市場成交額為1.46萬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減少1733億元。大盤股帶動指數調整的情況下,個股表現活躍,整個A股市場上漲股票數為3277只,67只股票漲停,1929只股票下跌,8只股票跌停。
從盤面上看,仿制藥、稀土、人形機器人等板塊走勢活躍,高頻PCB、覆銅板、鋰礦等板塊調整,市場輪動持續。申萬一級行業中,社會服務、汽車、醫藥生物行業漲幅居前,分別上漲1.13%、1.07%、0.95%;鋼鐵、銀行、有色金屬行業跌幅居前,分別下跌1.28%、0.74%、0.45%。
汽車板塊中,雷迪克漲逾15%,正強股份漲逾11%,長源東谷、動力新科、嶸泰股份等多只個股漲停。
富榮基金基金經理李延崢表示,近期權益市場做多情緒高漲,各板塊呈現出輪動上漲的趨勢。價值板塊的銀行、順周期,成長板塊的海外算力鏈,以及偏主題的穩定幣等均有不俗的表現。
中報行情逐漸蔓延
在近期的市場中,中報行情逐漸在市場中蔓延開來,奧賽康在發布中報業績預告后連日漲停,華銀電力、濤濤車業等多只中報業績預喜股票大漲。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6日記者發稿時,共有152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中報業績預告,從凈利潤同比增幅上限來看,近六成上市公司中報業績預告向好,其中33家上市公司預告凈利潤增幅上限在1000%以上,南方精工凈利潤增幅上限超35700%。從中報業績預告向好上市公司行業分布情況來看,電子、基礎化工、機械設備行業的上市公司數量居前,分別為76家、74家、67家,醫藥生物、汽車、電力設備行業的上市公司數量均超過50家,計算機、有色金屬行業上市公司數量均超過40家。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發布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中,新易盛、奧賽康、北方稀土等多只股票均在中報業績預告發布后的第二天出現漲停,其中新易盛在中報業績預告發布后的第二天20%漲停。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6日,近期發布業績預告的華宏科技、豫能控股7月以來分別累計上漲53.30%、51.42%。此外,奧賽康、達意隆、柳鋼股份等業績預增股票7月以來均累計漲逾40%,中報業績預喜股票多數市場表現良好,業績線漸漸受到市場關注。
“7月是全年最看業績的月份之一,市場將更加注重交易現實,關注基本面的兌現,景氣投資或更加有效。”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表示。
“隨著業績窗口期到來,沿著中報超預期的方向進攻是勝率較高的選擇。”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表示,整體來看,預計A股2025年中報盈利改善幅度有限。建議關注中報業績增速預計較高或者改善幅度較大的方向:一是高景氣的TMT領域,如半導體、軟件開發、游戲;二是具有全球優勢制造競爭力的中游行業,如汽車零部件、自動化設備、國防軍工等;三是擴內需政策持續催化的家電、美容護理、農林牧漁等行業;四是其他業績有望改善的行業,如貴金屬、小金屬、證券、化學制藥等。
預期上修是市場長期上行動能
在上證指數7月11日一度站上3550點后,A股市場展開震蕩,近兩個交易日盤中均一度跌破3500點后收回。
對于A股市場,張啟堯認為,本輪指數上臺階后,中樞有望來到一個新的區間,但在宏觀環境出現大的變化之前,把握階段性主線、找尋結構性亮點仍應當是當下市場關注的焦點。更重要的是,進入7月,隨著中報預告陸續披露、夏季高溫季節來臨,業績和季節性對于行情結構的影響顯著提升,當下市場本身就來到一個行情規律偏強、微觀線索偏多的階段,有望為市場找尋主線提供更多的結構性指引。
“在大盤突破3500點之后,市場短期進入‘歇腳’階段,資金層面已經出現分化,預期上修是長期上行動能,但短期面臨業績披露期的擾動,使得資金層面分歧加大,部分資金在業績披露期選擇獲利了結,拋售壓力增加,同時也帶來了板塊內部的分化。”明澤投資基金經理胡墨晗表示,無風險利率的降低、經濟結構的有利轉變、風險偏好提升等因素是市場中長期上行的驅動力量。后續如企業盈利增速得到廣泛驗證,政策落地效率進一步加快,外部風險因素的消除或下降,這些都將成為市場進一步突破的力量。建議重點關注業績確定性高且回調充分的科技成長、高端制造板塊核心資產,如AI+產業鏈、人形機器人、新一代通信技術、金融科技等板塊。
華西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表示,大金融、科技主題交替輪動上行,股市融資資金和陸股通資金成交占比明顯回升,反映賺錢效應推動市場風險偏好回暖。當前A股市場估值已從底部區域回到歷史中位數上方,指數進一步沖高還需成交量的配合,短期市場或存在盤整需求。政策層對支持資本市場的決心與力度沒有改變,在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推動下,即使行情回踩,幅度或也有限,A股在穩中有漲中結構性機會頗多。行業配置上,建議關注三條主線:一是低利率環境下,穩定紅利類資產仍將是中長期資金配置的重要方向;二是受益于漲價相關的資源品方向,如小金屬、工業金屬;三是新技術、新成長方向,如軍工、海洋經濟、AI算力、固態電池等。
此外,近日股指期貨在連續上漲后有所震蕩,金信期貨研究院認為,股指期貨后市仍具備上漲潛力,投資者可在指數震蕩期間,分批買入股指期貨多單,或者買入股指期貨的看漲期權,把握本輪上漲行情帶來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