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出海”不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劉釗2025-07-24 09:01

近年來,我國汽車產業加速“出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出口308.3萬輛,同比增長10.4%,汽車產業活力持續釋放。

對于中國車企而言,“出海”有著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當前,國內汽車市場容量逐漸飽和,海外市場為車企開辟了全新的增長空間與發展機遇,助力企業實現規模擴張,推動銷量與營收的持續增長。

“出海”不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我國汽車產業正從“產品輸出”向“價值創造”轉型。筆者認為,中國汽車產業唯有以“種田者”的耐心深耕本地生態土壤,以“織網者”的智慧聯結全球資源要素,方能在全球汽車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

一是從“整車出口”轉向“屬地化扎根”。在外部環境日趨復雜的當下,傳統的“整車出口”模式易遭遇瓶頸,這迫使中國車企尋求更深層次的生存策略——供應鏈的本土化重構刻不容緩。

真正的全球化運營必須完成研發、采購、生產、營銷的深度本土化閉環,這需要長周期投入。已經有車企積極行動,例如,長安汽車在泰國落地生根,組建超千人的本土化團隊。根據當地市場需求、法規標準、基礎設施條件等,公司量身定制或改造產品功能、服務模式。

二是從“單打獨斗”走向“生態共建”。中國汽車出口的未來,在于能否構建一個覆蓋上下游、輻射多領域的全球化服務生態,實現從“賣產品”到“賦能產業”的價值升維。這要求各方整合整車制造、核心三電、基礎設施、技術標準等全方位要素,形成強大的系統性輸出能力。同時,中國車企也可與當地產業鏈伙伴結成深度聯盟,輸出數字化解決方案、開放技術平臺等,在全球汽車價值鏈重構中扮演“賦能者”的角色。

此外,中國車企在海外需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行業自覺,建立有效協同機制,在合規標準、數據安全、專利保護等關鍵領域形成共識。

三是從“銷售終端”拓展至“全生命周期運營”。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徹底改變了汽車產業的盈利模式和價值鏈條,后市場服務正逐漸成為行業競爭的關鍵戰場。

挖掘后市場這片“藍海”的價值,將成為中國汽車在海外市場建立口碑、實現可持續盈利的重要途徑。這要求車企摒棄短期銷售思維,將服務貫穿于用戶購車、用車、充電、維保、二手車流通乃至最終回收的每一個環節。

從供應鏈屬地化扎根,到全產業鏈協同賦能,再到全生命周期運營,中國汽車產業唯有具備“種田者”和“織網者”思維,才能揚帆全球市場。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永久在线 | 日韩AV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 在线天堂网新版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爽爽爽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 日本韩国野花视频爽国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