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來了!外資,出手!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陳銘2025-07-26 23:10

周末,兩則利好消息刷屏!

7月26日,話題#全球資管巨頭“抄底”中國房地產#沖上百度熱搜,引發大量關注。據悉,全球資管巨頭施羅德資本旗下房地產投資部門,近日與浙江企業西子國際聯合發起總規模約30億元的私募房地產股權投資基金,聚焦長三角核心城市的寫字樓、消費基礎設施投資機會。有業內人士指出,外資巨頭宣布加倉中國不動產,信號意義明顯。

同日,據央視新聞報道,中國二季度經濟數據公布后,陸續有十多家外資金融機構或者國際投行上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其中不少在半年內進行了連續調升。政策的持續發力,是吸引外資上調預期的關鍵因素。

二級市場上,近期A股市場持續上漲,7月25日小幅調整。有研究機構指出,短期市場仍將以震蕩上行為主。“反內卷”政策強度不斷升級,有望成為持續投資主線。

來看詳細報道!

外資機構看好中國經濟

近日,摩根士丹利在其年中展望報告中,將2025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上調0.3個百分點,對明后兩年的經濟增速預期也分別上調0.2個百分點;高盛也上調了今年二季度和下半年的中國環比GDP增速預測,并將2025年全年GDP增速預測上調0.6個百分點。

此外,野村將中國2025年GDP增速預測上調0.5個百分點,摩根大通上調了0.7個百分點,大華銀行上調0.3個百分點。

據央視新聞7月26日報道,中國二季度經濟數據公布后,陸續有十多家外資金融機構或者國際投行上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表示,從去年9月以來,政策一以貫之,以支持消費內需、提振金融市場信心為重心,今年上半年有消費品的刺激,有對地方債的置換,又把“反內卷”改善競爭環境上升到新高度,這些都反映了政策的前瞻性效果。

多家外資機構專家表示,在中美“關稅博弈”的復雜背景下,中國制造業憑借全產業鏈的競爭力、技術升級的突破以及消費市場的活力,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

大華銀行集團環球經濟與市場研究部研究主管全德健表示,制造業始終是中國經濟的亮點。作為全球制造業中心,中國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構建了覆蓋全產業鏈的完整工業體系,這不僅為國內市場提供了堅實的支撐,更依托成本與質量的雙重優勢服務全球市場。

國內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加速推進,新產業、新技術展現出強勁發展勢頭,也成為外資研報中高度關注并著重強調的內容。

安聯投資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湯繼成表示,中國正顯著提升制造業附加值,重點聚焦于高科技和綠色產品領域,比如半導體、人工智能、電動汽車、鋰電池、機器人等。中國在推動全球技術進步、向全球市場推出高質量新產品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說道:“我剛從歐洲之行回來,在當地的網約車、出租車越來越多是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這就反映了我們在高端制造智能駕駛領域不斷開拓進取,取得了先發規模優勢。”

巨頭“抄底”中國房地產

近日,全球資產管理巨頭施羅德資本旗下房地產投資部門與浙江企業西子國際達成戰略合作,共同組建股權投資平臺,并宣布聯合發起總規模約30億元人民幣的私募房地產股權投資基金計劃。

雙方此次合作,將專注于長三角核心城市(如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優質寫字樓,以及消費類基礎設施(如老舊商場、物流倉儲升級、新型社區商業等)投資機會。

據中國房地產報報道,伺機抄底中國房產的外資,不止施羅德資本。就在今年6月,美國知名商業地產集團漢斯集團旗下的漢斯(上海)私募基金,順利完成備案;此外,淡馬錫旗下淡明(上海)私募基金、安耐德資本旗下安耐德私募基金管理(北京)等,均完成備案;再早幾個月,美國范達集團旗下范達私募基金管理(上海)已完成登記。越來越多外資機構在中國設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表明外資對中國市場的興趣和投資意愿不斷增強,加速了在中國市場的布局。

報道稱,資本“大鱷”已備好資金潛伏,待優質不動產價格“底部”到來,抄底、并購和交易大戲將會上演。

國聯民生證券指出,目前房地產板塊估值仍處于歷史底部區間,政策持續發力鞏固市場企穩態勢,中央及地方通過收儲、城中村改造等措施提振行業預期。2025年上半年,核心城市土地市場回暖跡象初顯,改善型需求韌性較強,為頭部房企創造估值修復空間。建議關注在核心城市核心區域有持續拿地能力,產品品質高、服務好的頭部央國企和改善型房企。

中銀國際證券預計,下半年各地方政府將全力推動已出臺政策落地見效,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例如舊改房票安置力度、城市更新相關金融支持政策、進一步落實專項債收儲等。華源證券表示,今年以來,中央層面高頻提及建設好房子和高品質住房,在政策導向和供需結構變化的契機之下,高品質住宅或將迎來發展浪潮,維持房地產“看好”評級。

機構:短期市場以震蕩上行為主

二級市場上,近期A股持續反彈,7月25日市場沖高遇阻,小幅震蕩整理。截至當日收盤,滬指下跌0.33%報3593.66點,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下跌0.22%、0.23%。本周,滬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上漲1.67%、2.33%、2.76%。

中原證券表示,當前滬指與創業板指的平均市盈率處于近三年中位數平均水平,適合中長期布局。中國經濟延續溫和復蘇態勢,消費與投資成為核心驅動力。長期資金入市步伐加快,ETF規模穩步增長,保險資金持續流入,形成顯著的托底力量。美聯儲6月議息會議維持利率不變,但降息路徑仍存不確定性,若釋放明確降息信號將顯著提振全球風險偏好。配置上,建議關注中報業績高增長,以及科技成長等雙線策略,同時繼續關注高股息銀行、公用事業及戰略新興產業。

上述券商預計,短期市場以穩步震蕩上行為主,仍需密切關注政策面、資金面以及外盤的變化情況。短線建議關注半導體、文化傳媒、軟件開發以及互聯網服務等行業的投資機會。

中信證券指出,“反內卷”政策強度不斷升級,有望成為持續投資主線。長期看,反內卷需要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優化績效考核機制,讓中國企業實現高質量產能出海。短期看,當前落地政策尚未全面出臺,整體仍處于交易預期階段,持倉相對出清的低位周期制造品種有望成為交易主線。

平安證券表示,保險資金正在逐漸成為A股重要的邊際增量資金之一。動態視角下,A股上市四家大型險企從2025年起每年投資A股的增量資金約3477億元—6598億元。往后看,高股息藍籌將持續受益于險資增量資金配置邏輯,紅利策略仍具備逢低布局的配置價值。結構上,關注紅利資產行業間的再平衡,以及港股紅利洼地的配置機會。

責編:王璐璐

排版:劉珺宇

校對:祝甜婷

責任編輯: 楊國強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色依依国内精品中文字幕 | 日本精品专区一二三区 | 日本综合网在线观看免费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婷婷激情综合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