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報季結束,備受市場關注的券商分倉傭金數據也整體出爐!
雖然市場成交日漸活躍,但是受去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證券交易費用管理規定》(下稱“傭金新規”)影響,券商分倉傭金整體下滑明顯。Wind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券商分倉傭金收入為44.58億元,同比下滑超過30%。
從行業頭部來看,排名行業前十的券商地位基本穩固,整體變化不大,也側面反映了行業的“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前十家券商合計占據48.11%的市場份額。中信證券以3.47億元的分倉傭金收入,穩居第一;合并后的國泰海通緊隨其后,上半年分倉傭金收入達到2.83億元;廣發證券和長江證券上半年總傭金分別為2.51億元、2.30億元,排名第三、第四;華泰證券以2.22億元排名第五。國聯民生、浙商證券、中信建投、興業證券和申萬宏源排名第六至第十。
與此同時,華源證券、華福證券等實現了逆勢增長,中小型券商對于研究業務的“野心”仍然值得關注。
行業頭部地位穩固
隨著行業日漸成熟,頭部券商的競爭優勢也愈加穩固,這點在分倉傭金上也能得到充分體現,傭金席位占比前10的券商累計市場份額高達48.11%,累計分倉傭金金額為21.52億元。
其中,中信證券以3.47億元的分倉傭金收入,穩居第一;合并后的國泰海通緊隨其后,上半年分倉傭金收入達到2.83億元;廣發證券和長江證券上半年總傭金分別為2.51億元、2.30億元,排名第三、第四;華泰證券以2.22億元排名第五。國聯民生、浙商證券、中信建投、興業證券和申萬宏源排名第六至第十。這些數據都是根據Wind提供的匯總統計已合并券商數據。
浙商證券和申萬宏源在前十券商中進步比較顯著,浙商證券從去年底的第十變成了第七。申萬宏源則是唯一一家新進入前十的券商,排名行業第十。
申萬宏源告訴券商中國記者,面對公募降傭、行業整合、AI賦能等諸多挑戰,申萬宏源深耕研究本職,豐富研究的廣度深度,努力讓研究回歸本源。通過機構業務委員會統籌協調證券公司整體資源的功能,積極協同機構條線為客戶提供研究+業務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推動研究價值的跨業務轉化,精準服務客戶投資決策;同時,持續構建并完善行業獨有的“投研+產研+政研”一體化體系,實現了從政策解讀到產業落地再到投資策略的閉環。
如果詳細拆分數據,會發現頭部券商各有所長。國泰海通在證券交易總額、債券和回購交易方面排名第一,是唯一一家證券交易金額突破10萬億元的券商;中信證券在股票和基金交易方面排名第一。華泰證券在股票交易方面排名第三,僅次于中信和國泰海通。
分模式看,交易單元席位租賃收入中,中信證券和國泰海通展現了明顯的強勢地位。兩家公司上半年在相關業務上分別實現了2.62億元和2.58億元的總傭金,是唯二市場份額超過6%的券商,形成了明顯的雙強格局。
行業整體下滑明顯
2024年7月1日起,《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證券交易費用管理規定》正式實施生效。這意味著,公募交易傭金率標準將統一按照4月30日監管下發的降傭標準執行:即被動股票型基金產品交易傭金費率不得超過萬分之2.62;其他類型則不得超過萬分之5.24。根據當時中金非銀及金融科技團隊測算,預計交易傭金費率將下降40%。
從后續的市場情況看,當時的預測并不是危言聳聽,雖然2025年上半年市場交易日益活躍,但即便是頭部券商,分倉傭金下滑也非常顯著。
前十的券商中,中信建投上半年的分倉傭金收入同比下滑了53.70%,國泰海通則下滑了41.94%。廣發證券、中信證券和長江證券分別下滑了35.34%、33.52%和30.16%。前十名券商中,分倉傭金下滑較少的是浙商證券和申萬宏源,上半年分倉傭金收入分別為1.65億元、1.52億元,同比下降6.07%、9.42%。
以分倉傭金收入前30名的券商來看,28家券商分倉傭金同比下滑。其中,國投證券、光大證券、方正證券、東北證券、中信建投同比下滑都超過50%。
不過,也有不少券商扛住了行業整體下行,甚至實現了逆勢增長。申萬宏源、浙商證券、國海證券、中金公司同比下滑的幅度都在10%以內。華福證券和華源證券則實現了逆勢增長。
其中,華源證券上半年同比增長2163.26%,華福證券則是增長了321.34%。華福證券告訴券商中國記者,研究所建立了總量及資產配置、消費升級、醫療健康、智能制造、前沿科技、能源&新材料等六大研究中心,以“老帶新”模式培養人才,經驗豐富的首席分析師傳幫帶年輕分析師,形成“經驗+創新”的互補優勢,各團隊緊密協作,敢拼敢闖。同時,研究所聚焦“硬核研究+產業協同”,以“硬核研究”為根基,通過深度、前瞻的研究為客戶提供專業分析;并通過“產業協同”,構建差異化研究框架。
不過,兩家券商的分倉傭金規模都還不大。華福證券上半年實現了8683.08萬元的分倉傭金收入,華源證券則實現了4820.27萬元的傭金分倉收入。
券結模式成布局重點
對于券商等代銷機構而言,傭金新規生效后,無效的代銷渠道與券商席位將被基金管理人清理,保留更為符合雙方要求和客群匹配的代銷機構;券商與基金管理人重新簽署或者補充相關交易席位協議,在清理無效席位的同時,對券商研究咨詢服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產品端,券商結算模式受到更多歡迎,券商可通過持續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帶動更多權益類產品選擇券結模式,彌補分配比例上限帶來的影響。
2025年的數據來看,券商交易模式產生的傭金占總傭金的12.44%,雖然總體占傭金比例不高,卻是近年來券商積極布局的交易模式。
該模式下,中信證券優勢明顯,上半年券結模式下的總傭金為8471.39萬元,傭金席位占比高達15.22%。另外幾家領先的券商則是廣發證券、國信證券、興業證券和國泰海通,總傭金分別為4417.48萬元、3424.43萬元、3144.05萬元和2878.18萬元。
“券結模式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代銷能力強和產品布局領先。”有券商業內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
核心產品成為券結模式中券商布局的重要抓手。以中信證券為例,博道基金、睿遠基金等新銳基金旗下的明星產品貢獻了大部分傭金。比如,博道遠航上半年為中信證券貢獻了1249.57萬元的傭金,睿遠成長價值則貢獻了743.70萬元。此外,睿遠均衡價值三年也貢獻了625.79萬元。
排版:劉珺宇
校對: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