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安仲文
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讓公募QDII重倉的云計算賽道備受關注。
最近,AI應用爆發正實質性推動云計算、大數據公司的訂單釋放,使得公募基金挖掘的云計算公司在港股、美股集體異動。9月10日,基金重倉的云計算板塊顯著走強,公募布局的金蝶國際、萬國數據、微盟集團、明源云等集體異動,業內人士表示,這與海外云計算需求加速釋放有關。
甲骨文公司9月9日表示,得益于市場對其低成本云基礎設施服務需求的增長,巨額客戶訂單不斷涌現,或將額外簽約幾個數十億美元的客戶。受消息影響,公司股價9月10日盤前一度飆升約28%。截至今年6月末,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富國基金是重倉甲骨文的主要公募機構。明星基金經理李耀柱管理的廣發全球科技基金將甲骨文列為第九大重倉股,他同時也將AI云計算公司CoreWeave列為第六大重倉股,該公司股價也在9月10日盤前上漲超7%。
今年以來,基金對云計算、云數據等云服務公司的關注度不斷增強。南方基金今年6月還聯手港股云計算公司萬國數據,推出了由南方基金擔任管理人的南方萬國數據中心REIT。另外,推出AI醫療云計算平臺的醫渡科技則被銀華基金、國聯基金相中。港股另一家云計算公司新意網集團,也吸引了不少公募買入,包括前海開源基金、建信基金、廣發基金、朱雀基金等。
廣發云計算與大數據ETF基金經理呂鑫認為,從產業邏輯來看,云計算正從傳統的IaaS服務向更高附加值的PaaS和SaaS方向演進。AI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需求大幅提升了對算力的依賴,而云計算作為算力交付的主要載體,其市場空間被進一步打開。展望未來,云計算行業在AI驅動下具備長期增長潛力和短期政策紅利的雙重支撐,未來有望在AI算力、混合云、行業云等細分領域持續受益。
融通云計算ETF基金經理何天翔認為,2025年下半年,A股預計延續結構性行情,算力基建與AI應用商業化將成為核心驅動。一方面,算力相關環節訂單能見度高,產業鏈業績確定性較強;另一方面,全球AI巨頭掀起模型+智能體雙軌“軍備競賽”,驅動需求爆發。此外,B端應用也正從技術驗證轉向規模變現,AI+辦公、AI+教育、AI+醫療等領域也可能出現爆款應用,云計算賽道機會逐漸涌現。
易方達云計算基金經理張湛強調,云計算與大數據作為數字化的基石,是實現“十四五”規劃中“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戰略的核心基礎設施。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演進帶來對算力需求的爆發式增長,云計算與大數據已成為人工智能大模型高效運行的關鍵支撐。在當前人工智能引領的科技革命浪潮中,云計算將持續受益于技術迭代與場景拓展的雙向驅動,其投資和配置價值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