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王建明
近年低空經濟相關政策頻出,產業端利好消息不斷,相關概念股表現活躍,今年以來26只A股漲幅超100%。業內預計低空場景將迎來多元化拓展,2030年低空經濟的規模將達2.5萬億元,2035年有望達3.5萬億元。
據同花順數據,至9月5日收盤,低空經濟板塊指數今年以來的漲幅達到30.31%。個股方面,今年8月12日上市的新股廣東建科的股價累計已上漲384%(前復權);北方長龍、上海洗霸、路橋信息與震裕科技今年以來的股價漲幅超過200%;泛亞微透、吉視傳媒、東信和平、美湖股份、臥龍電驅等21股價漲幅超100%。
近年低空經濟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經營主體數量顯著增長。據天眼查數據,至記者發稿時為止,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低空經濟相關企業已經超過8.4萬家,其中于2025年新增注冊的相關企業超過1.2萬家。
迄今為止,中國低空經濟政策分別歷經概念提出、規范發展、提速推進3個階段。2024年3月5日,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標志著低空經濟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點領域。根據中國民航局數據,中國低空經濟規模2023年已突破5059.5億元,同比增速達33.8%;預計今年將達到1.5萬億元,2030年的規模預計將達2.5萬億元,2035年有望達3.5萬億元。
國泰海通證券分析師徐強預計,低空場景將迎來多元化拓展。近年來低空經濟相關政策逐步細化,行業日漸走向成熟。隨著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布局相關產業鏈的企業投資價值凸顯:整機企業有望率先受益低空應用場景擴大,相關標的包括縱橫股份、綠能慧充等;整機上游材料與零部件企業配套需求增加,可關注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低空相關空天地網等基礎設施配套有望迎來爆發,可關注萊斯信息、四川九州等;低空運維場景逐步落地,可關注咸亨國際。
國信證券分析師唐旭霞認為低空經濟“乘風而至”,產業機遇前景廣闊。我國無人機產業鏈全球領先,在無人機領域相關專利申請量約占全球70%,是世界第一大民用無人機出口國。低空經濟商業化場景也很豐富,市場空間巨大。展望低空經濟大規模商業化落地趨勢,安全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首要前提。行業后續將按照先載貨后載人、先隔離后融合、先遠郊后城區的原則,在嚴控風險、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分類有序拓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穩妥推進低空旅游、航空運動、消費級無人機等低空消費發展。目前,低空經濟仍處于產業培育早期,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歷程有望類比新能源汽車產業,但成長期整體節奏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