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報
李曦子
2025-09-08 12:43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推進“人工智能+”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到,新型儲能智能化運行。針對新型儲能動態適配電力系統調度、廣域協同互動、弱電網支撐、電池裝備安全監測、設備本體評估與運維,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提升面向弱電網的多類型儲能協調控制能力,構建新能源與配建新型儲能廣域協同優化控制、儲能電站智能評估、智慧運維決策支持、全生命周期安全等應用體系,提升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的電力供應保障能力。
中信證券認為,歐美需求高景氣與產業供給優化、價格回升共振,儲能行業迎來基本面拐點,前期低迷的儲能板塊受益于流動性輪動修復。1)美國:關稅影響淡化,OBBBA法案推動美國搶裝需求,2026年裝機預期不降反增。2)歐洲:大儲低基數放量高增,戶儲和工商儲供需改善、渠道加速回暖。3)電芯漲價印證需求景氣,行業逐漸走出長期通縮局面。
愛建證券認為,1)儲能功能多元化,碳中和背景下,電化學儲能前景廣闊。儲能是解決電力供需時空矛盾的利器,當前儲能最重要的下游應用場景之一是光伏配儲,以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按實際的應用場景看,儲能分為戶儲、工商儲、大儲,三類場景儲能所實現的功能有所差異。2)中國工商儲及出海仍有較大成長空間,AI+儲能成為新增長極。為實現2050年全球能源系統凈零排放,全球風光裝機容量還將增長14倍,帶動儲能需求達到4000+GW。從全球能源結構轉型的角度看,儲能需求的增長是可再生能源滲透率提升、傳統能源系統重構、區域能源安全博弈共同作用的結果。中美歐市場主導全球儲能市場發展,新興市場發展潛力大,預計2025—2027年全球儲能新增裝機量將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