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亮麻辣燙沒有張亮了”登上熱搜。
天眼查APP顯示,9月初,張亮麻辣燙關聯公司——張亮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原股東上海毅珩商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持股90%)和創始人張亮(持股10%)退出股東行列。
同時,新增上海毅言久鼎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作為新的控股股東,持有張亮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而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和最終受益人均為張亮。此次變更完成后,張亮不再直接持有張亮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但仍然間接控制著整個集團。
“張亮麻辣燙此時在股權方面做出全新部署,背后的動機要結合今年4月份在新加坡舉行的戰略發布會一起來思考。”勝利鳥戰略咨詢總監朱瑞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張亮麻辣燙選擇在新加坡舉行全球發布會,意在全球市場。在此野心的助推下,再結合本次股權部署,可以看出:張亮麻辣燙為品牌全球化及上市做準備。”
從海外門店布局情況看,2016年,張亮麻辣燙將海外首店開在了日本東京,三年后開放海外加盟,截至目前在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近20個國家建立了超100家門店。
他進一步指出,張亮麻辣燙在股權上的變動是非常有利于資本運作。全新的股權架構也有利于全球化發展和多業務協同布局。此外,新的股權架構也有利于人才的引進,同時也不失公司的控制權。
窄門餐眼數據顯示,張亮麻辣燙門店遍布全國31個省份325個城市,其中,二、三線城市門店數量最多,占門店總數比重近五成。而從開店情況看,2021年、2022年,張亮麻辣燙開店最多,兩年合計開店近3000家。2023年張亮麻辣燙新增門店762家,2024年1-9月新增門店692家。
“張亮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品類如何再次升級,引領快餐市場。”在朱瑞士看來,麻辣燙市場能叫出名字的僅有兩個品牌,但品類過時是客觀存在的。張亮麻辣燙的崛起是基于骨湯和麻醬的創新,今天的張亮亟需第二次創新。“作為快餐的一部分,麻辣燙有著巨大的潛力。相較于米飯快餐和面條快餐,麻辣燙市場品牌化剛邁出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