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鐘恬
9月19日,世昌股份登陸北交所,首日收盤大漲271.6%,延續了今年北交所新股的“不敗神話”。至此,2025年北交所上市新股已達14只,首日平均收益率達到349.98%,賺錢效應顯著。
市場參與熱情也隨之水漲船高:日前錦華新材的發行結果披露,52.49萬戶投資者參與申購,凍結資金規模高達8511.8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與此同時,近日北交所發行節奏明顯加快,9月18日新受理3家公司,一批新三板公司踴躍沖刺北交所IPO。
新股賺錢效應爆棚
延續今年來北交所新股強勢表現,世昌股份上市“首秀”同樣不負眾望,收盤漲幅271.6%,成為北交所又一單日漲幅超過2倍的新股。
世昌股份主營業務為汽車燃料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汽車塑料燃油箱總成。公司主要面向整車制造企業進行銷售,主要產品具有輕量化、低排放、抗靜電、低噪音、安全性高等特點,主要客戶包括吉利汽車、奇瑞汽車、中國一汽、長安汽車等國內主流整車制造企業。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15億元,凈利潤6994.93萬元。
這一表現并非個案,事實上,另一只同樣于9月上市的新股三協電機,表現更為驚艷。三協電機在上市首日即狂飆785.62%,成為今年最牛北交所新股。在北交所開板以來,三協電機上市首日漲幅則居于第二位,僅次于阿為特的1008.33%,后者于2023年11月上市。
三協電機是一家研發、制造并銷售控制類電機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包括步進電機、伺服電機和無刷電機及與其配套的產品,公司已經和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大豪科技、睿能科技、日發紡機、慈星股份、浙江可勝、中信博、雷賽智能、威孚高科等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客戶開展穩定合作。公司產品已在協作機器人領域實現量產,因此也被視為機器人概念股。
Wind統計顯示,今年以來,總共有14只新股在北交所上市,上市首日漲幅均超過150%,首日平均收益率則達到349.98%。緊隨三協電機之后,今年6月26日登陸北交所的廣信科技,在上市首日漲500%;鼎佳精密、天工股份的上市首日漲幅也均超過400%。
打新市場熱情高漲
隨著賺錢效應的擴散,北交所打新熱度居高不下,申購資金規模屢創新高。
9月19日, 錦華新材的北交所IPO發行結果出爐,申購戶數達到52.49萬戶,凍結資金規模高達8511.87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錦華新材深耕酮肟產業,目前公司主要產品包括硅烷交聯劑、羥胺鹽、甲氧胺鹽酸鹽、乙醛肟等,客戶涵蓋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
Wind數據顯示,北交所凍結資金規模最大的前10家均為今年上市新股,其中宏遠股份、巴蘭仕、志高機械凍結資金均超過7000億元,三協電機、世昌股份凍結資金也均超過6000億元。
打新資金激增直接導致中簽率持續走低。8月22日上市的能之光吸引了70.48萬戶投資者參與打新,凍結資金5645.43億元,最終8.3萬戶獲配,中簽率僅0.0179%,為北交所歷史最低;此外,三協電機中簽率為0.0224%,鼎佳精密、廣信科技、交大鐵發等中簽率約為0.03%。
與此同時,更多機構投資者開始關注北交所打新機會,紛紛參與戰略配售,使得這一領域的競爭變得越來越“卷”。有私募機構的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不少機構期望通過戰略配售提前鎖定新股份額,為了脫穎而出,機構們各顯神通,例如不斷提高自身的報價競爭力、展現強大的資金實力等,只為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分得一杯羹。
這從近期北交所新股的IPO戰投名單可看出端倪。在已完成繳款的戰略配售環節,錦華新材引入了國泰海通君享北交所錦華新材1號戰略配售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西安藍曉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國金創新投資有限公司等15家戰投,合計653.33萬股,占本次發行規模的20.00%,戰略配售募集資金合計1.19億元。
三協電機則引入中信建投基金-共贏59號員工參與戰略配售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東北證券、北京恒德時代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恒德金澤E36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北京樂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16家戰投,總共擬認購360萬股,戰略配售募集資金總額為3178.8萬元。
后備軍蓄勢待發
在新股發行火熱的同時,北交所的“源頭活水”也在不斷注入。
北交所網站顯示,9月18日晚,新受理了3家公司的IPO申請,分別為九目化學、百諾醫藥和申蘭華。其中,九目化學主要從事OLED前端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國家級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同時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評定的OLED材料領域制造業單項冠軍;九目化學的控股股東為萬潤股份,直接持股45.33%,實際控制人為中國節能。
在新三板市場,更是有著數量眾多的企業作為后備軍,蓄勢待發。據統計,目前新三板創新層企業數量已超過1700家,其中符合北交所財務標準的企業超過800家。
日前,百利食品公告完成北交所IPO輔導,標志著其上市進程邁出關鍵一步,輔導機構為招商證券,其主營西式復合調味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芬尼股份則于9月18日公告北交所上市申請已完成輔導備案,公司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一家圍繞熱泵產品開展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一體化業務的公司。
從審核節奏來看,北交所正在保持“高速提質”的審核效率。華源證券的統計顯示,2025年前8月已有21家公司成功過會,過會到上市的流程周期2至4個月,其中8月5家新上市公司平均審核周期為399天,低于全年水平。
西部證券認為,展望后市,多重動力將繼續驅動北交所發展,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7月初新股注冊破冰釋放積極信號,如果注冊效率提升,結合豐富的在審企業儲備,預計下半年新股發行將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