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上市公司常態化走訪機制持續推向深入,自2024年1月份走訪上市公司工作、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全國視頻會議召開以來,資本市場掀起了走訪上市公司的熱潮。據不完全統計,一年多以來,證監系統會同地方政府共走訪上市公司超3700家,傾聽企業訴求和建議,并和企業共同研究破局路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記者了解到,監管部門近期密集推進走訪工作,走訪行動在今年年底前會對上市公司實現全覆蓋。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田利輝認為,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各部門聯合實地調研走訪,零距離了解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體現了監管部門支持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各地應持續加強對優質上市公司的支持力度,幫助企業拓展市場、提高品牌影響力,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
實地調研解難題
近一段時間,各地證監局會同交易所、當地政府等密集對轄區上市公司進行實地調研走訪,解決上市公司發展中面臨的具體困難和問題。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既存在一般企業的共性訴求,也面臨資本市場的特殊需求,這些訴求的解決需多方協同發力,面對面溝通實現服務需求精準對接。福建證監局在走訪中明確“一司一策、靶向紓困”,如指導部分零售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上市公司有效應對處置資本市場網絡“黑嘴”,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對于需要研究推進事項,逐家建立走訪臺賬,分類施策協調相關部門推動解決,并動態跟蹤進展情況,定期評估解決效果。如對某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上市公司反映的融資渠道受限問題,提請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給予精準指導。
北京證監局在今年的第二輪走訪中,綜合考慮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變化、行業發展情況、產業生命周期等因素,針對性地選擇了不同行業的代表性公司進行集中走訪。走訪海外業務占比較大的科技和生物醫藥公司,了解公司受到國際局勢的影響情況;走訪面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服務業公司,深入把握經營現狀與發展規劃;走訪行業整體承壓的房地產公司,細致摸排經營問題與流動性風險;走訪傳統制造業公司,全面探索轉型升級進展及面臨的瓶頸。通過針對性走訪調研、深入生產經營一線、聆聽企業發展訴求,在防風險、強監管基礎上實現高質量發展。
以上是證監局近日走訪調研上市公司的一個縮影,還有更多的證監局在走訪中總結經驗。今年以來,浙江證監局通過走訪上市公司累計收集匯總問題訴求160余項,其中超八成已推動解決或取得實質性進展。
田利輝指出,通過走訪,監管部門能夠深入了解上市公司面臨的具體困難和問題,針對性地提供幫助和支持。更為重要的是,走訪工作有助于推動上市公司優化公司結構、規范公司治理,不斷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從而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支持企業做優做強
在走訪過程中,不少地方證監局向上市公司宣講了“并購六條”、科創板改革“1+6”政策以及回購增持再貸款等政策工具,鼓勵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實現轉型升級,綜合運用現金分紅、回購增持、股權激勵等市值管理工具,提升企業投資價值。
聚焦新材料、創新藥等重點行業上市公司,吉林證監局推動資本市場與新質生產力的培育互為支撐,結合產業特點和發展需求,聯合地方政府專題召開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培訓會,組織召開上市公司董秘座談會,邀請證券交易所及中介機構專家介紹“并購六條”、可轉換債券、REITs等市場工具,推進產業整合,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高上市公司投資價值。近3年,吉林轄區上市公司年均研發支出總額近百億元,研發強度持續提升,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例持續增長。
在市值管理方面,江蘇證監局通過“走訪+推介”推動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落地,今年1月至7月,江蘇轄區共有83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方案或增持計劃,總金額達159.24億元。同時,還篩選符合條件的公司精準宣傳和貫徹政策,推動二季度新增26家公司擬開展中期分紅。
年底前實現全覆蓋
截至目前,證監系統已經走訪上市公司3700余家,覆蓋率超三分之二,到年底前將達到全覆蓋。
據了解,監管部門下一步將繼續開展常態化、針對性走訪,落實政策導向,協同各方推動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困難,合力營造上市公司發展的良好環境,推動提升公司投資價值。
田利輝建議走訪上市公司工作能夠制度化,持續關注上市公司的動態變化,監管部門能夠及時提供支持和幫助,要進一步加大對優質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在走訪過程中完善相關政策支持體系,引導上市公司聚焦主業、創新發展。